第一百一十一章:乡镇企业的困境(2/2)
规模一小,市场占有率就低,自然也就竞争不过那些大厂。
成本上,这些乡镇企业的投入都不大,设备落后,员工工业素质不高,交通不便,这些无形之中都占有了一定的成本。
反观那些大厂,虽然前期投入比咱们这些乡镇企业要大,但是他们的设备比咱们先进,员工的工业素质也比咱们高,并且都是建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这无形中压缩了一定的成本。
这一来一回的,生产成本就比咱们这些乡镇企业要低很多。
人才方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都留在了城里,没有谁愿意来咱们乡下吃苦。即便咱们开出的工资比城里的那些大厂要高,可还是没有人愿意下来。
供求关系就不用多说了,大厂都有自己完整的销售渠道,咱们这些乡镇企业却要自己去闯。
还有产品质量,咱们这些乡镇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般来说都不是很高,同等的价格下,自然竞争不过那些大厂。
另外就是,咱们这些乡镇企业,大多都是进行初级加工的企业,想要进行深加工,还得把产品卖给那些大厂,价格上,自然是那些大厂说的算。
以上的这几个因素,可能我说的有些片面,可确实因为这些因素,导致到了这几年,咱们的这些乡镇企业开始大面积的破产倒闭。”
“那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李其皱着眉头问道。
“从现实角度来说,,没有!”江启枫摇头道,“咱们的这些乡镇企业,除了那几个被上面树了典型的企业能做大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处于垂死挣扎的边缘。
即便是那几个被树了典型的企业,有各种优惠措施,可实际上这几个企业也只是做大了,并没有做强。”
“我看大岗村、华东村、北街村这几年的效益都很不错,你怎么这么说呢?”李其还是有些不解。
江启枫笑道:“看起来你说的这几家被树了典型的乡镇企业都还不错,可其实呢?
他们之所有能发展壮大,其实靠的完全是政策倾斜。
一旦没有了政策倾斜,他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其实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市场竞争力。
现在全国各地的经济越来越市场化,只有市场才是检验一家企业成败的关键。”
对于江启枫的这一通解说,李其是深以为然,最后只能苦笑道:“看来,棉厂就只能倒闭了。”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江启枫却笑道:“如果哪一天我真成百万富翁了,我还是很愿意收购咱们镇的棉厂,把他做大做强的。”
闻言,李其不置可否的摇头一笑。
待送李其离开肉联厂,江启枫刚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就见江宁不知道从哪里钻了进来。
坐在沙发上,江宁说道:“爸,我之前跟你说的话,您怎么告诉了我表舅了?而且还说的不伦不类的?说出去,可有点丢咱们重生者的脸。”
“你个混小子,偷听大人讲话就算了,还敢舔着脸在我这儿说三道四,是不是几天没修理你,屁股又痒痒了?”江启枫没好气的瞪了江宁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