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 花间酿(1/2)
景末日夜兼程赶回了家里,将景秋的信和事情都与长老们说了。
当时望宗大伯和大爷爷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说自己这个儿子好。明明是藏夏村最年少有为的青年人,如今竟自己投身于官场当中,卷入王宫事物里去了。
“唉,我当时见着那小王子来到村里就预感到有这一天。”大爷爷有些无奈地拍了一下桌子,摇了摇头,走出了房去,背影上看来似乎一时之间又苍老了许多。
景末的父亲望林坐在大伯身旁,“大哥也不用多虑,景秋是个明白事理的孩子。既然他有此决定,也必然有他的原因。我们是应该相信他。”
只见大伯轻轻叹了口气,握住望林的手,“也许你说的对,我们做父母的,也只能帮衬着,真到帮不了的那一天,就应该让他们潇潇洒洒地走出自己的路去。”
望林也将手附上去,用力按了按,鼻头有些酸,一时说不出话来。
景末如今也大了,又何尝不是呢?生辰那天知道了家族的秘密,把自己关了一天一夜之后竟然就与景秋不见了,担心了一天之后才收到景秋留下的信息说是去上山了,而后又去了都城,再然后,就是他一个人回来了。
孩子们已经开始自己去处理一些事情了,做父母的,也只能是目送着他们的背影远去,心中默默祈福罢了。
饭桌上只剩这哥俩了,他们也一杯一杯地互相倒着,去感慨孩子们真的长大了。
“景末快过来,十六岁之后为娘的都没有好好看看你。你这一去就是十几天,现在才回来。”玉卿有些埋怨地喊着儿子。
景末有些内疚地走了过去,给母亲端上了一碗茶。
“怎么,今天刚到家又想走?我看到你在屋里收拾衣裳呢。”玉卿接过茶碗,没好气地说了一句。
景末手一愣,这才讪讪地笑着,也不做回答。总觉得说什么母亲都要生气。他的确是在准备衣裳和擦了擦藏刀,明日他想要一早就进山去找阿隐。
此事不能再拖了。
这一路快马加鞭回来的路上,他就在想要尽快去找到阿隐看看她。
如今景秋留在了都城,他也和哥哥确认过了,并不会向族人透露山隐的消息。一切都安全了,他可以回去找她了。
距离她的阿爸阿妈出事已经半月有余,自己当时迫不得已未能留下来陪在她身边,也还希望得到她的谅解。
“笑,就知道笑,真是拿你没办法。儿大不由娘啦!不管你了,我去找你父亲了。不然喝醉了又和他大哥打起来可不好收场,那两人也是的,孩子都这么大了,还像小时候一样,喝一喝总会闹起来,打完了还哈哈笑,让人头疼。”玉卿瞥了一眼景末,让他也跟上,一路念叨着望林往外屋走了过去。
走了过去,果然父亲和大伯都醉了,两人一人抱着一壶酒在划拳和逗着对方喝酒,景末也有些忍不住笑意。每次都是这个时候才觉得大伯和父亲的感情是真的很好。
“好啦好啦,你们二位,上好的花间酿都给你们糟蹋了。我来数数是不是把前几日从城里买回来的都喝掉了?”玉卿叉着腰上去开始要去拿望林手上的那壶酒。
“果不其然!你们两个大酒鬼!景末还愣着干什么,上来帮忙,把你大伯拉回去睡觉。我扶着你爹。”
景末连忙跑上前去要去扶大伯。
“哟!这是景秋还是景末啊?”大伯醉眼惺忪地看着景末,张开口一股酒气喷到了景末的脸上,札不让城里才有的这产自中原的花间酿,醇厚甜美,景末小时候偷偷用筷子蘸了几滴悄悄尝过,不过辣得眼泪都要滴下来了,后来也再没敢尝试。
“你个傻子!这是我儿子!景秋可高可帅了!”望林大笑着指着大哥。一旁的景末听得有些尴尬,这真的是亲爹。。。
“别听你爹瞎说,我们都觉得你比景秋英俊多了,浓眉大眼的。”玉卿连忙捂住自家夫君的嘴巴,跟儿子挤眉弄眼的。
“对的对的,我家景秋可帅气了,这做了王子侍卫,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成亲啊!”大伯忽然一顿脚,差点没踩着景末。
景末硬着头皮连忙扶着大伯回他屋里去,在回廊里被夜风一吹,望宗也才稍微清醒了一些,拍了拍景末的手让他回去。景末不放心,还是把大伯弄进了被窝里才安心地回来。
回屋里一看,父亲早已扯着呼睡过去了。
“景末你也早些休息吧,”玉卿看了看他,又想到了一些什么,“如今你大了,若是要出门,就和我们说一声。我们也不会拦着,也只是希望你平平安安。”
景末刚要把父亲这儿的房门给关上,听到了母亲的祝福,深深地点了点头,手搭在门上僵持了一会,才说,“明日我要上一趟山,您们放心。”
玉卿笑着点点头,让他快早点去休息吧。
这孩子,真的是个闷葫芦。什么事情都必须点明了说清楚,才能换来他一两句话。
翌日破晓,景末已经在山里走了大半个时辰了。
这条路他轻车路熟的,加上是去见阿隐,脚下更是虎虎生风,走得比平日里都要轻快上许多。
到了!
他在村口外面绕了绕,并未见到熟人,于是还是绕去了巴丹屋子的后面,敲了敲窗户。
不过一会儿,有人来开了窗户四处张望。
“巴丹!”景末跳出来想要吓一吓巴丹,这一喊可不要紧,别松姨和景末都惊地叫了一声。
“哎哟,是你这小子。可把别松姨给吓着了。”别松姨看清楚是他,才送了一大口气,赶紧招呼他从前门走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