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南华老仙(1/2)
九里山又名九凝山,因东西长九里而得名,方圆不过一平方公里,山势也不是很高,但是却景色多姿多彩,每座山头形状不同随物象形,因为这里徐州的门户,所以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今出名的鏖兵战场,楚汉时期的项羽曾经就败在这里的白云洞,之后的唐朝的朱全忠和明朝的朱棣等都在这里激战过。
山上岩石裸露,杂树稀落,荒草茫茫,触目所及一片苍凉,隐隐约约的似乎可以感觉到昔日战场兵戎相见,刀光剑影杀伐过后留下的一丝破败痕迹。
陶应一路向山上走去,见山路逐渐崎岖,于是便下了马一手牵着缰绳继续向山中漫步走着,又过了一会儿,见山势更加陡峭,并且路上杂草遍地,荆棘丛生,丛林密布,渐渐的遮住了去路,山中小路也逐渐模糊了起来,于是陶应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抽出秀霸宝剑,在荆棘林中砍削着,一边开路,一边继续向山上走去。
秀霸宝剑原本是削铁如泥的名剑,此刻却被陶应用作开路的刀具,的确是有点大材小用了,不过宝剑的剑身修长,用来砍削荆刺丛林倒也十分合手。
正当陶应带着几分无聊,举剑到处砍着纵横交错的荆棘林,忽然只听附近一阵悉索声中,身边的树林被豁然分开,陶应忙回头来看时,不料却吓得惊出一身冷汗来,手中宝剑一松,也差点掉在了地上。
因为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杆银枪竟如毒蛇出洞般,嗖的一声向自己直直的刺了过来,枪尖直刺到离喉咙不到一寸处才堪堪停住。
这突如其来的一枪,不由得让毫无防备的陶应吓得顿时愣在了当场,底下眼去看着喉咙处亮晶晶的枪尖,直觉一股逼人寒意直透咽喉,吓得陶应不由自主的伸手去摸了下自己的脖子。
“你是什么人?”
陶应顺着枪身向前看去,只见一个绿衣少年手持枪的另一端,正指着自己冷冷的问道。
“我……”陶应微怔了一下,“在下陶应。”
“你到这里做什么?”那少年看了一眼陶应手中的宝剑,又看了看周围被他砍落一地的树枝树叶。
“在下闲来无事,到山中游玩……”陶应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前面这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和他手中指向自己的银枪,“只是不知道何事得罪了阁下,竟要兵戎相见?”
“山中草木又不碍你事,你砍它们做什么?”少年微顿了一下,语气中无不责怪的道。
陶应见状不禁哑然失笑道:“在下见山路荆棘丛生,道路难行,所以就持剑开路,原来和阁下是场误会。”
于是少年也不再说话,只是冷冷的注视了陶应的装束打扮,过了一会儿,忽然只见他手腕一抖,扯回枪身,银枪在空中一个翻身,不偏不斜的又回到少年身边,少年伸手接住,然后转身就要离去。
陶应眼睁睁的看着少年耍弄银枪,虽然他不懂枪法,但是见他手法无比娴熟,不禁在心里惊叹,又见他转身离去,于是陶应也忙牵马跟了上去。
陶应刚跟了几步,少年似乎察觉,于是便站了下来回头看着陶应道:
“你跟着我做什么?”
“刚才见阁下枪法高明,敢问阁下尊姓大名?”陶应忙跟了上来,问道。
少年神情冰冷,又带着几分倨傲,见陶应问他姓名,似乎有点不屑于回答,过了一会儿才道:
“山中没有什么风景可看,你若没事,就自己下山吧。”
陶应碰了个软钉子,不禁在心里纳闷,看着少年和自己年龄应该差不多大,只是说话细声细气,态度又这么冰冷,当真有些古怪。
少年说罢折身就走,留下陶应愣愣的站在后面,陶应在心里寻思了一会儿,觉得有些不甘心,于是便再次跟了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