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
基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方敢冒奏。帝即赐以免死金牌。基谢恩毕。
奏曰。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兴〈指明朝终会迁都北京,癈南京〉。虽然太子是嫡
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帝曰。朕今都城筑坚守密。何妨之有。
基曰。臣见都城虽属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来〈燕王夺位,即明成祖〉。
随作歌三首曰。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年号永乐〉。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指蒙古人北去〉。
北方胡虏残生命。御驾亲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旧灵遮掩主惊魂。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灵明日月振边疆。
帝曰。此时天下若何。
基曰。天下大乱矣。
帝曰。朕之天下有谁乱者。
基曰。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乖婴儿。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老拣金精尤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阉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指八千女鬼是魏字,魏忠贤〉
帝曰。八千女鬼乱朕天下。若何。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救得蛟龙真骨肉。可怜父子顺难当。
帝曰。莫非父子争国乎。
基曰。非也。树上挂曲尺〈朱字〉。遇顺则正〈遇顺则正,指清顺治,明朝就亡了〉。至此天下未已。
帝曰。何为未已。
基曰。万子万孙层叠层〈万历〉。祖宗山上贝衣行〈崇祯〉。公侯不复朝金阙。十八孩儿难上难〈十八孩儿是李字,指李自成〉。卦曰。木下一了头〈李〉。目上一刀一戊丁〈自成〉。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成。戊子己肚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指吴三桂〉
帝曰。偶遭饥荒平常小丑天下已乎。
基曰。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喜见子孙耻见日。衰颓气运早升天。月缺两二吉在中。奸人机发走西东。黄河涉过闹金阙。奔走梅花上九重〈指崇祯于煤山自缢亡〉。
帝曰。莫非梅花山作乱乎。从今命人看守何如。
基曰。非也。迁南迁北定太平。辅佐帝主有牛星。运至六百又得半。梦奇有字人心惊。
帝曰。有六百年之国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乎。天机卿难言明。何不留下锦囊一封藏在库内。
世世相传勿遗也。急时有难则开视之可乎。
基曰。臣亦有此意。遂又歌曰。九尺红罗三尺刀。劝君任意自游遨。阉人尊贵不修武。惟有胡人二八秋。臣封柜内俟后开时自验。
桂花开放好英雄。拆缺长城尽孝忠。周家天下有重复。摘尽李花枉劳功。黄牛背上鸭头绿。安享国家珍与粟。云盖中秋迷去路。胡人依旧胡人毒。
反复从来折桂枝〈指吴三桂引清入关〉。水浸月宫主上立〈指清字〉。禾米一木并将去。二十三人八方居。
帝曰。二十三人乱朕天下。八方居否。
基曰。臣该万死。不敢隐瞒。至此大明天下亡之久矣。
帝大惊。即问此人生长何方。若何衣冠。称何国号。治天下何如。
基曰。还是胡人二八秋。二八胡人二八忧。二八牛郎二八月。二八姮娥配土牛。
帝曰。自古胡人无百年之国运〈因朱元璋听刘伯温说二八秋为二百秋,故说胡人无百年之国
运〉。乃此竟有二百余年之运耶〈清朝国祚共二百八十年〉。
基曰。雨水草头真主出。赤头童子皆流血〈指努尔哈赤〉。倒置三元总谗说〈指皇太极〉。须是川页合成出〈指顺治〉。十八年间水火夺。庸人不用水火臣。此中自己用汉人。卦分气数少三数。亲上加亲又配亲。
帝曰。胡人至此用人水夺火灭。亲上加亲。莫非驸马作乱乎。
基曰。非也。胡人英雄水火既济安享太平。有位有势。时值升平。称为盛世。气数未减。遇有后继宝剑重磨。又重磨抄家灭族可。奈何阉人社稷藏邪鬼。孝弟忠奸诛戮多。李花结子正逢春。牛鸣二八倒插丁。六十周甲多一甲〈指康熙在位六十年〉。螺角倒吹也无声。点画佳人丝自分。一止当年嗣失真〈点画佳人丝自分是雍字,一止是正字,指雍正〉。泥鸡啼叫空无口。树产灵枝枝缺魂。朝臣乞来月无光〈干字,指干隆〉。叩首各人口渺茫。一见生中相庆贺。逍遥周甲乐饥荒。
帝曰。胡人到此败亡否。
基曰。未也。虽然治久生乱。值此困苦。民怀异心。然气运未尽也。廿岁力士开双口〈嘉字,指嘉庆〉。人又一心度短长〈庆字〉。时俺寺僧八千众。火龙渡河热难当。叩首之时头小兀〈道字〉。姮娥虽有月无光〈光字,合指道光〉。太极殿前卦对卦〈丰字,指咸丰〉。添春禳斗闹朝堂。金羊水猴饥荒岁。犬吠猪鸣泪两行。洞边去水台用水〈指同治〉。方能复正旧朝纲。火烧鼠牛犹自可。虎入泥窝无处藏。草头家上十口女〈草头家上十口是叶喀,叶喀娜拉,即慈禧〉。又抱孩儿作主张〈指慈禧垂帘听政,慈禧第一次听政是廿七岁,光绪当时则六岁〉。二四八旗难蔽日。辽阳思念旧家乡。东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狮。分南分北分东西〈指列强租界〉。偶逢异人在楚归〈指广东人孙中山〉。马行万寻残害中。女四木鸡六一人。不识山水倒相逢。黄龙早丧赤城中。猪羊鸡犬九家空。饥荒灾害皆并至。一似风登民物同。得见金龙民心开。刀兵水火一齐来。文钱斗米无人籴。父死无人兄弟抬。天上金龙绊马甲。二十八星问土人。蓬头幼女蓬头嫁〈是蒋字,指蒋介石〉。揖让新君让旧君。
帝曰。胡人至此败亡否。
基曰。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炮响火烟迷去路。迁南迁北六三秋。可怜难之渡门关。摘尽李花胡不还。黄牛山下有一洞。可投拾万八千众。先到之人得安隐。后到之人半路送。难恕有罪无不罪。天下算来民尽瘁。火风鼎。两火初兴。定太平。火山旅。银河织女让牛星。火德星君来下界。金殿楼台尽丙丁。一个胡子大将军。按剑驰马察情形。除暴去患人多爱。永享九州金满盈。
帝曰。胡人此时尚在否。
基曰。胡人至此亡之久矣。四大八方有文星。品物咸亨一样形。琴瑟和谐成古道。左中兴帝右中兴。五百年间出圣君。周流天下贤良辅。气运南方出将臣。圣人能化乱渊源。八面夷人进贡临。宫女勤针望夜月。乾坤有象重黄金。北方胡虏害生灵。更会南军诛戮行。匹马单骑安外国。众君揖让留三星。上元复转气运开。大修文武圣主裁。上下三元无倒置。衣冠文物一齐来。七元无错又三元。大开文风考对联。猴子沐盘鸡逃架。犬吠猪鸣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流离散乱皆逃民。爱民如子亲兄弟。创立新君修旧京。千言万语知虚实。留与苍生作证盟。
根据我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我把后面的加上注释,大家看看有没道理。
蓬头幼女蓬头嫁〈是蒋字,指蒋介石〉。揖让新君让旧君。
帝曰。胡人至此败亡否。
基曰。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炮响火烟迷去路。迁南迁北六三秋。可怜难之渡门关。摘尽李花胡不还(抗日战争)。黄牛山下有一洞(我想这可能是说延安的窑洞吧)。可投拾万八千众。先到之人得安隐。后到之人半路送(确实是**先到延安然后老蒋才跟着去的)。难恕有罪无不罪。天下算来民尽瘁。火风鼎。两火初。兴定太平火山旅(似乎是讲文化大革命)。银河织女让牛星(**)。火德星君来下界(邓小平)。
——之后的我就不太明白了,可能是没出现吧!不过看起来是有2-3场动乱。——
四纵五横法
可以趋吉避凶,心想事成。
如想找停车位,可以剑指对空书四纵五横,再於其中书“停“字,十次有九次会成功。
兵者阵行
││││
临──┼─┼─┼─┼──
││││
斗──┼─┼─┼─┼──
││停││
皆──┼─┼─┼─┼──
││││
列──┼─┼─┼─┼──
││││
前──┼─┼─┼─┼──
││││
四纵五横法施法要诀:
左(手)捻天罡,右(手)捻剑诀,以右手剑指空书四纵五横,口念奇门九字诀,口念一字,手画一笔,最後再在中间以意念输入你的愿望。
兵者阵行
││││
临──┼─┼─┼─┼──
││││
斗──┼─┼─┼─┼──
││安││
皆──┼─┼─┼─┼──
││││
列──┼─┼─┼─┼──
││││
前──┼─┼─┼─┼──
││││
治疗失眠
兵者阵行
││││
临──┼─┼─┼─┼──
││││
斗──┼─┼─┼─┼──
││景││
皆──┼─┼─┼─┼──
││││
列──┼─┼─┼─┼──
││││
前──┼─┼─┼─┼──
││││
消除鱼刺,在一碗水中写个“妙“字即可。
兵者阵行
││││
临──┼─┼─┼─┼──
││││
斗──┼─┼─┼─┼──
││妙││
皆──┼─┼─┼─┼──
││││
列──┼─┼─┼─┼──
││││
前──┼─┼─┼─┼──
││││
注意事项:施法前务请先默祷“弟子某某因故施法,为免伤及无辜,敬请无冤无仇者先回避“。
遁甲出行诀
此法至诚闭气吸东方生气一口,吹在手心,右手剑指,写在左手心上,握拳,书字即行,百步不可回头。
(1)见官书“天“字---见主管或主官
(2)求婚书’合’字---用於男女朋友交往时
(3)市贾书“利“字---用於生意买卖时
(4)出行书“通“字---用於外出,旅行时
(5)博戏书“乾“字---用於游戏时
(6)夜行书“◇“字---用於夜晚外出时
(7)入众书“遁“字---用於在人群中不被发现
(8)入阵书“强“字---用於各类比赛
(9)看病书“鬼“字---用於探病求医时
(10)吃酒书“少“字---用於饮酒避免宿醉时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对象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菩萨大乘。
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是由于听法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
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证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脱,不愿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
从佛教的分布来说,通常说北传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国为中心而至日本、韩国、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南传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锡兰为中心而至泰、缅等国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其实,这是出于北传佛教徒的区分法,南传佛教徒根本否认这种区分法的正确性,因在根本有部律卷四十五及杂阿含二八.七六九均有大乘之名,那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杂阿含二六.六○四以行四摄法为大士,增一阿含卷十九明白载有大乘的六度。除了理论境界上的发挥,北传佛教,超过了南传佛教,在佛教的生活实践上,北传地区未必全是大乘的,南传地区也未必全是小乘的;北传的中国佛教,除了素食而外,没有什么比南传佛教更出色,尤其在中国大乘佛学的成就,因了中国老庄思想所形成的玄学清谈,在魏晋时代特别风行,所以上流社会的士君子们,也把佛学当做消遣及清谈的玄理,中国的天台宗及华严宗的理路,确也受有这一风尚的若干暗示,所以近代有一位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批评中国的佛教是属于学问的佛教,而非实践的佛教,实亦不无理由,事实上,天台华严的思想架构,也多出于中国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并没有足够的依据。因此,中国真正的大乘精神,从未普及到民间去过,更说不上成为中国民间生活信仰的依归了。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