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商铺四六分(1/2)
王睿山看林云道说了这么半天,硬是没听懂他说什么,遂道:“云道,直接说重点,细节我会自己看你写的章程。”
林云道点了点头,说道:“是,大人。”
“我的这个计划其实是源于我府里的丫鬟给我灵感,她昨日去买酒菜,结果城南孙屠户病了,其他的屠户她又信不过,于是兜兜转转围着钱塘县转了一圈才买回酒肉,整整花去了两个时辰,不仅弄的她自己累的半死,而且还耽误了我吃饭。我想这样的情况应该不少,有时候东家的货比较实惠,可惜东家卖完了,或者有情况没有开铺,而百姓又不想被西家多讹几文钱,只能跑很远的路去找另一个实惠的店铺,或者干脆就忍着不买,直到东家开业为止,这样百姓就十分辛苦,劳累奔波了,还不一定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于是我就想到,是不是可以用低于那些实惠店铺本身卖家一点点的价格,大量收购他们的货,即让他们可以薄利多销,赚的更多,也可以省去店家很多麻烦,然后把收回来的各种各样的货集中分类,放在一家大型的店铺里卖,价格就按那些实惠店铺原本的价格,直接用纸条标在放相应货物的柜台上,这样,百姓不用因为要买几种东西跑遍整个钱塘县,又可以一目了然的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不会因为还价或者店家的原因还受骗,而且开设这种店铺需要请大量车夫运货,还可以请一些没事做的妇女来店铺负责介绍货物,然后由账房先生统一结账,使劳力集中,并且这种店铺也可以直接从田地里收购农民种的粮食蔬菜,让农民们不用辛苦一年种了粮还要赶集来到县里来卖,实在是利民之举。”
林云道说的不算很详细,但大意已经表达清楚,就是现代的超级市场,王睿山听着视乎觉得可行,又问道:“何来利国呢?”
林云道接着说道:“开设这种店铺虽然买卖货物差价很少,但胜在量大,大人想想,如若钱塘县有八成的百姓来这种店铺买东西,就算我一两肉只赚半文钱,一匹布只赚一文钱,那也是相当可观的收入,到时上税给官府,官府再交给朝廷,不是一笔收入吗?而且官府也有钱进行地方的建设,能更好的为百姓服务,并且开设这种店铺会请了很多百姓来做工,再发给他们工钱,就会改善他们的生活,生活改善了,县里治安就会好,犯罪就会减少,也有利于国家安定。”
林云道说的头头是道,从头到尾不是利国就是利民,却一点也不提利己,正是看准了王睿山的公心。
王睿山想着想着,觉得这件事确实可行,但自己官府不能出面啊,自古以来,各朝各代就有官不能与民争利的规定,虽然这件事利国利民,但除开税入,其余的都是官府自己赚的钱啊,而且这间接的打压了其他商贾,是必触犯另外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顿时王睿山脸上表情忽明忽暗,一下点头一下摇头,似乎拿不定注意。
林云道见此,早猜到王睿山会是如此,忙朝刘犀和张文轩使个颜色,刘犀见了,假装咳嗽一声站起身来,朝王睿山一躬身,说道:“王大人为何一下摇头一下点头?下官觉得云道此法不错,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王睿山苦笑道:“刘大人难道忘了官府不得与民争利吗?更何况我官府出面建立商铺?此事虽好,但若被朝中那些言官参上一本,你我只怕够呛,我虽不介意这顶上钨砂,但我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此事不能有任何差错,让言官抓了话柄。”
林云道听了,脸上露出苦恼的神色,右手却小心的一摸左袖,把里面的东西往外拉了一下,心中笑道:“幸好自己了解王睿山,准备了两份章程,省得浪费时间白跑一趟。”
原来昨夜林云道拟好了一份要求自己开设店铺为主,由官府参与合作并全力支持为辅的章程后,想想不妥,如果这么直接,王睿山一定认为自己有私心,于是又拟了一份自己只提出想法,但商铺完全由官府筹建的章程,王睿山定然会因为官不能与民争利的原因否决,到时,自己再拿出原本的章程,官府和朝廷虽然税入和收入少了,但数目也不小。
林云道又是一道眼神打给张文轩,张文轩会意,走到大厅中间,说道:“王大人,我有一个办法,可以继续开设这种商铺,而让两位大人不用担心被言官抓住话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