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绝路(1/2)
马车走在一条出城的小路上,花似海突然感觉想小解,喊住车夫,花似海跳下了马车,迈步向路旁的农田走去,走到一棵小树后,痛快淋漓的解了小手..26dd.Cn
花似海整理好衣襟,看见一个老农正在地里整理庄稼,花似海走到老农身旁,轻声问候道:“大伯,这都快晌午了,怎么还在地里伺候庄稼啊。”
老农摘下头上的斗笠,拿在手中扇了几下,笑眯眯的看着花似海问道:“这位小哥一看就是富贵人家,不知道为何找我这个老汉,小哥,有事情吗。”
花似海蹲在了老农身边,看着脚下的庄稼问道:“不知道大伯伺候着是什么作物,我在城里长大的,这些东西我一样也不认识。”花似海说完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老农“呵呵”笑着答道:“小哥是富贵人家,自然不认识这些庄稼,老汉伺弄这是黄豆,不过,今年这老天可旱,恐怕这黄豆收成好不了哪去,老汉今年走眼了,应该和旁人一样,今年也种高粱。”
花似海伸手抚弄了抚弄地里的青苗,颇有兴趣的问道:“大伯何来此言,小子对此颇有兴趣,大伯给小子细细讲解一番,好让小子受教。”
老农很是喜欢花似海的谦虚,坐在田垄边上,看着眼前的土地说道:“去年老天保佑,雨水多,这一片家家户户都种的黄豆,全部大丰收,倒是去年种高粱的都歉收了,高粱这作物喜欢干旱,稍微有些水就可以,好伺弄,去年冬天就没下了几场雪,今年开春更是没见下一滴雨,老汉在村里开了豆腐坊,所以没和别人一样种高粱,可看今年高粱是一定丰收。”老农说完拽多一根黄豆青苗继续说道:“小哥,你看看这秧子,现在根须刚这么长,今年黄豆一定收成不好,不过我前几天进了下城里,去年黄豆大丰收,所以价钱不高,我就买了一千多斤放在家里,这地里也不想了,不行过几天全部铲掉,也都改种高粱。”
花似海突然脑子闪过一丝灵光,好像抓住了什么东西,若有所悟的对老农恭恭敬敬道了声谢,转身跳上马车,对车把式说道:“加把劲,赶快回家,我有事。”
花似海一进家门,对守在门口的花三喊道:“花三,速速去把潘大掌柜和贺大掌柜请来,我有事情要与他们说。”
花似海一见潘、贺两位大掌柜进来,就急忙说道:“潘伯,现在城里是哪家做霸盘,你清楚他们是做那种粮食霸盘吗。”
潘为严想了想说道:“今年民间一直流传朝廷要平定西域暴乱,所以太原陈家做了高粱霸盘,如果朝廷真的动兵,陈家能大大的发一笔。”
花似海沉吟了片刻,看着潘、贺两位掌柜说道:“朝廷现在恐怕没有能力对西域用兵,我刚从城外回来,听一老农讲,今年雨水不多,高粱会丰产,我估计做高粱霸盘成功性不大,很有可能崩盘,潘伯,你对做黄豆霸盘怎么看。”
潘为严也是坐在一旁沉吟,思虑好久才说道:“黄豆本身产量就不大,做霸盘需要的资金量不是很大,听少东家说,今年可能大旱,如果真这样,这个霸盘可以做。”
花似海站起身,目光严峻的望着门外,声音低沉的说道:“从今天开始,贺伯动用一切可调用的银两收购黄豆,潘伯,你放风出去,就说花家听说朝廷要动兵,准备大量收购高粱,草料。”
潘为严略有不解,小声问道:“少东家,我们不是做黄豆吗,为什么要放风出去收高粱、草料。”
花似海笑了笑说道:“只有这样,别人才不会注意我们收黄豆,再说,别人知道我们花家也做高粱霸盘,这样才能把高粱价格抬上去,等到了一定的价格后,正好把花家储存的高粱全部推出去。”
潘、贺两位掌柜对视了一眼,一起弯下身说道:“还是少东家考虑的周全,我们这就下去按照少东家说的办。”
花似海等潘、贺两位大掌柜走后,在房间里转了几圈仰头说道:“钱,现在最需要的是钱。”
花似海把做霸盘的事情交代给潘、贺两位大掌柜后,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去城外义庄,和不善一起建烧窑,花似海根据前世的记忆,指导匠工按照他的方法建造烧窑。
花似海爬在窑口,指着站在窑里的匠工说道:“这里是两个侧柱支撑一个过桥横梁构成。它的底壁是一个阶梯形窑坎,出口处做有一个斜坡。它能有效地阻止熔化池内瓘玉液中的浮渣和沉渣进入工作池,并有很好的澄清消泡作用。”花似海说完扭头对不善说道:“不善,你去后面看看烟囱,将来烧窑的温度能不能上去,就看这个烟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