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成了长老(1/2)
时光弹指间,离陆风远离故土已有七天,这航程也走了一半,陆风从吉备真备处了解到,从大唐到东瀛大约要半个月,当然前提是有好的天气,如若遇到飓风或者说台风,全部遇难也是很有可能的。
这些天陆风详细的参观了这艘大船,了解到,这艘船是在大唐建造,全长三四十米,采用了水密隔舱和钉接合术的新式楼船,坚固稳当,即便触礁受到沉重撞击也不易沉没,船上相当舒适,和两座小宅院差不多,还有马厩,养着几匹骏马。
此船上人数200左右主要人员有调换回国的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另外还有学有所成的翻译、医师、画师、音乐长、工匠、商人、神道教神官,由于是全木制结构,而且两侧辅助以船桨依靠人力行驶,所以船上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水手。
陆风是个自来熟。这些天在船上已与整船人打的火热,不论是东瀛官员,学者还是下层水手,值得一提的是水手中有不少汉人,毕竟是当时的高技术船只,一般的小国还是玩不转的。
船上的人对这个年轻的大唐人,也是佩服非常,年纪轻轻乐器,历史,书画,诗词歌赋,书法,甚至对人人不耻的奇巧淫计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见解,更难得的学识是广博,说得什么地球是圆的,什么七大洲,四大洋,让人匪夷所思。
加上船上都是些好学之人,这些天向他请教的人是越来越多,陆风俨然成了这艘船上的“先生”。
而陆风呢,还不过瘾,还搭了台,开始讲起了故事,说起这故事,还真是好听,叫什么《玄藏西行记》,又是神又妖的,情节相当吸引人,以至于听故事成了船上人一个重要的娱乐节目。
下面说说小姑娘井上惠美,这两日两人的关系可谓如胶似漆,形影不离,自那晚陆风轻薄之后,有一两天,见到陆风就脸红,说话也少了,不过对陆风那还是没得说,照顾的是无微不至,陆风当然不会让她如此,几个小故事,几首小诗就哄得她眉花眼笑,一口一个大哥哥的又亲热的叫上了,对于这个大哥哥的称呼,经过陆风的努力终于变成了陆大哥,用陆风的话说,叫大哥哥让他有一种负罪感,殊不知再怎么叫人家毕竟还是一个十六岁(陆风已知道井上惠美的年龄,和一些其他事情,会找机会交代。)的小姑娘,也就掩耳盗铃吧!
吉备真备对陆风也是很满意,经常思量:子明这学问说不定都超过自己,想想他年纪轻也不知怎么学的,自己可都是半百的人了,寻思着是否能让他入坠,这可是个人才啊!!!他不知道,之前有一个就一直称陆风为人才,现在生死还不明呢!!!!!
……………………………………………………………………………………………
这日阳光明媚,惠风和畅,融融的春日让人感觉暖洋洋的,桅杆上偶有几只海鸟,“嘎嘎”的叫着。
遣唐使的船上,靠近桅杆处放了一张柚木桌子,一张太师椅,此时陆风正站在椅旁侃侃而讲,不知从哪里搞来一把骨质折扇,时不时开了又合,合了又开,一派大师风范,周围或坐或站几十号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
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
这便是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圣僧是否会后悔?大圣是否会回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陆风扇子一合来了段说书者常用的结束语,又吁了口气。
听故事的人还沉浸在那美妙的故事里,都不愿离去。
“陆先生,再讲一会吧,那圣僧到底有没有被妖怪吃掉啊!我不听,心里不舒服啊。”
人群一阵附和,陆风无奈一笑,看来名也不是好出的,道:“大家体谅一下,眼看就中午了,能否吃过午饭再讲。”
周围众人虽然意犹未尽,但看看天也快晌午了,得让人吃口饭吧,于是大部分自发散开。
有的人还担心陆风下午不讲了道:“陆先生,您下午别忘记了啊,我们可都是要来听的。”
陆风还未说话,旁边井上惠美跑过来一边拿出手帕为陆风拭了拭额头一边自豪的道:“大家放心,陆大哥一定会将故事讲完的,大哥可是要跟我们一起回东瀛的。”
闻言陆风对井上惠美微微一笑,溺爱的刮了刮她挺翘的小鼻子,后者鼻子微微,可爱非常,心中却在寻思以后的打算,回大唐那是肯定的,但跑了一趟东瀛也不能什么都不干就拍拍屁股回来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