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节 调动玉珍的内幕(1/2)
刘锡刚对把玉珍从包装车间调入财务科还是挺满意的。虽然这次调动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刘锡刚绘出的那最精彩的那一笔。
当时刘锡刚也没想到要把玉珍调入财务科。玉珍那个时候的主题思想是多挣点补贴和奖金以补贴家用,一个心眼地瞅准了原材料车间。刘锡刚也是不停的帮玉珍搜索着挣钱稍多一点的岗位。厂里一共有五个车间,所有的工种要算是电气焊工挣钱最多,但里面所有工人都是大老爷们,玉珍倒是能考出电气焊证书,但那时刘锡刚发现自己已经爱上玉珍了,他从心理上不愿意玉珍从事电气焊工作。累死累活不说,而且还有污染,工作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肺病。
正在刘锡刚给玉珍找不到既挣钱多又轻松的工种时,有一个看起来不是机会却让刘锡刚变成了机会,轻而易举地调动玉珍成功。
那天单位领导聚餐,就在雅坤和玉珍第一次去的那个饭店。财务科长在酒过三巡之后说起李雅坤在工作中不配合,处处在报销上给别人出难题。说有些人不该报销的领导也签字给报了,那个领导不是指我吗。我倒不是太在乎,问题是李雅坤那脾气隔三差五地就吆喝这么一嗓子,时间长了你说厂长怎么看我。谢天谢地李雅坤她老人家怀孕要生孩子了,这次借这个机会直接把她调走。
刘锡刚听到这个消息起初没在意。这是人家财务科里面的正常工作矛盾。最后一听说要借机会把李雅坤调走,心里突然想起玉珍,玉珍初中毕业,干个出纳应该说是绰绰有余,我为什么不能想办法借这个机会把玉珍调到财务科呢。
想到这里刘锡刚端起酒杯来到财务科长面前,很套近乎地说道:“张科,生那些气干嘛,不就个出纳么,她生孩子你再找个人顶上不就得了。现在咱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中国人。来,喝酒,我敬你一杯。”
两人把酒干了,张科长放下酒杯叹口气道:“哪有这么合适的,首先得找个初中以上毕业的,有没有财会专业证书倒不要紧,还得聪明伶俐,别看不开个死活眼,并且嘴还要紧。别张开那张乌鸦嘴什么都说。唉!找这样的人难哪。你看咱厂子哪有这么合适的人呀,如果有就帮着推荐一个,如果我这里没有人选,厂长安排下来一个出纳,我更不好料理她。到时候万一有点矛盾,那可是皇上派下来的人呀,我不得当奶奶地伺候她。”
“那倒也是。”刘锡刚深表同情地说道。刘锡刚掌握火候的水平高就高在这里。他并不急于推出玉珍。而是第二天晚上单独宴请了张科长。两人一见面在酒桌前寒暄了几句,刘锡刚开玩笑地说道:“张科长啊,其实今天这顿酒应该你请呀。”
张科长被刘锡刚搞得一头雾水,嘴里还是应承道:“行呀,咱俩谁跟谁啊,我请就我请。”“开个玩笑,张科长别当真。是这样的,你昨天晚上说起让兄弟我帮着看看咱厂里有没有干出纳的合适人选,我考虑了一大堆,咱厂这五个车间我干了四个,人员状况我比你熟悉,哎,你还别说,还真有一个你要求的那样的人选。”
张科长眼前一亮:“谁呀,快说来听听。刘主任那,这事要是成了,过后我请你。”
刘主任装作不着急的样子:“我们包装车间的玉珍,就按你说的,初中以上毕业,聪明伶俐,那话呀,人家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人家从来不叨叨,人也长得漂亮,而且气质高雅,到你那干出纳绝对没问题。”
张科长满意地说道:“奥!玉珍哪,我认识,以前见过几面,这人从外表看不错,什么学历,不会是扫盲扫的那种初中毕业吧。”
刘主任对张科长的这种态度有点不满意:“张科长说话真幽默,扫盲仅扫到小学毕业,没听说过还有扫到初中毕业的。扫盲时学的是什么,先写个3,旁边再画个大耳朵,老师教着你念:3像大耳朵;写个4,旁边再画个小红旗,这么以此类推。学两个月之后,就算是小学毕业了。人家玉珍那是正规的初中毕业。上次咱厂子工会举办的歌唱祖国诗歌朗诵比赛,人家的演讲稿全部都是自己写的,还在全厂获得了一等奖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