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义助子龙(1/2)
第七章义助子龙
话说刘备辞别太史慈一家向北而行,路过北海,又到郑玄府上拜别.郑玄知道刘备即将返乡,说了许多激励的话,并告之欲举其孝廉。但刘备以回家尽孝为由推辞了,毕竟天下打乱,做一太平官已不现实,还是准备回乡起兵讨伐黄巾为重。郑玄见刘备是如此大孝之人,也不坚持,只道等刘母百年之后在举刘备孝廉。
离开郑府后,刘备继续上路,日夜兼程,此次他准备走巨鹿,过常山,再进过中山国后回涿郡。这样安排是为了去巨鹿寻访田丰田元皓,历史上的田丰智谋和内政能力都是顶尖的,我个人认为他应该与郭嘉相差不多。从他劝戒袁绍暂缓对曹操用兵,袁绍不听其言最终兵败,他又算出袁绍兵败必将杀他。可见田丰智谋之高,只是还没展现自己的才华就彗星般陨落,我不愿一颗巨星就此陨落,因此打算将他收归己用,也解决历史上刘备早期文武素质不协调的局面,就是不知能否寻见他。而走常山,不用多说,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看能不能遇见一身是胆的常胜将军,我的忠实拥护者赵云赵子龙。最后去中山国,当然是去找甄家有要事相商,呵呵,不要误会,此去并非寻甄宓(甄宓现在萝莉的不能在萝莉,爱好特殊可以,但也不能太特殊吧。),而是看能不能得到甄家的财力支持(甄家以经商为主,富可敌国。)。毕竟乱世来临,安顿流民,招兵买马,打造兵器铠甲都是需要钱粮的。想到这刘备加快挥马鞭的频率,路上实在不能在耽搁了。
当一个人一心只为赶路的话,会感觉距目的地越来越近。刘备就是这样,除解决吃饭睡觉问题外,其余时间都在急行。一路走来,刘备发现流民四起,百姓衣不裹腹,卖儿卖女,乱象已成。刘备暗道:看来,汉王朝真的气数已尽,唯有破而重立,才能焕发新生。
田丰在巨鹿一带是很有名的,经多方打探,刘备终于找到田丰的家。很不幸的是田丰外出访友去了,独留一童子守家,刘备无奈,只得使童子取来笔墨留书一封。刘备想了想,只写了二十余字,既:天下即将大乱,望君助吾,涿郡刘玄德留。本想多写劝他来助之言,但想想言多易失,还是这样表达清楚意思就行。希望田丰见书后可来寻我,不然我也不能改变其命运了。
从田府出来后,我往下一地常山而去,想到可能见到赵云,我心不由激动起来,赵云可是我最喜爱的一员武将,文武双全,最最难得的是一生只忠心于我,比起关羽,张飞也不差分毫。
进入常山地界后,刘备放慢速度,每遇见村庄都会寻问是否认识赵云其人,每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刘备无奈,毕竟赵云年少并不出名。这日,刘备远远看见前方数公里处有一村庄,打算前去相询。待走得进了,才发现许多山贼打扮的人围着一白袍少年厮杀,村名在另一边与其他山贼搏杀,双方互有死伤。可以看出,那少年其实很强,只是为保护身边一个十余岁的小女孩而束缚了手脚。若非有小女孩束缚,可以肯定,不消片刻,那少年即可扫灭从山贼。那小女孩长的清秀可爱,手握一杆小号梅花枪,胡乱挥舞着,毕竟年幼力弱,对整个战局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束缚了那少年。
看那少年形象,刘备几乎断定那是赵云无疑,只是不知那小女孩是谁。想到这里,刘备也不再考怒,赤膊冲向战团,口中高呼:“小兄弟莫慌,备来助你。”
由于刘备这个生力军的加入,很快山贼便肃清,紧张状态一消除,那些死了家人的村民痛哭起来,那少年和小女孩也面有悲色。刘备见状遂问:“小兄弟,我乃汉室宗亲,涿郡刘备刘玄德,你们这是为何?”
只见那少年悲切道:“我乃常山本地人,姓赵名云字子龙,她是我家小妹赵雨。不知道怎么回事,今日村外突然冒出一股山贼,想洗劫村子,我因早年拜师习武保得性命,可我兄掌却丧于山贼之手,顾悲切。”
“人死不能复生,望子龙节哀!”刘备安慰赵云道。
“多谢玄德兄,今日相助之恩,他日云必当以死相报。”赵云真诚的对刘备到。
刘备想到不久天下大乱,有意让赵云相随自己,于是道:“不知子龙今后有何打算?”
“云艺成之时本想投军报国,怎奈宦官专权,各地守牧贪赃枉法,终不得一展所学,可惜我大汉的大好河山都被这些毒瘤搞的病入膏肓,很是悲愤。君即为汉室宗亲,怎不入朝为官,劝道今上诛阉奴,惩贪官,改视听,中兴我大汉江山。”赵云急切道。
“非我不愿,我虽贵为汉室宗亲,然家道败落,亦是报国无门,我观今天下,盗贼四起,边民时反,又有妖道张角以施符为名,迷惑百姓,不臣之心已显,他日必将造反。那时我将招募义兵,为国讨贼,子龙可愿助我。”刘备真切对赵云道。
赵云听刘备之言后,对刘备一拜激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想君竟有此志,待我安顿好兄掌后事后,必去寻君,今生为君尽忠,万死不辞”
“我今急于归家,子龙待一切安置好后便来寻我,我将翘首以待。”刘备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