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游学洛阳(1/2)
第四章游学洛阳
刘弘没能熬过熹平2年(公元173年)的冬天,在涿县家中病逝。wWw.
刘父的病逝刘备显得极为的平静,他一边要操办父亲的丧事,一边还要安慰因丧夫而陷入悲痛的母亲,如若他不坚强些,对母亲会是很大的打击,但他内心确实极度的痛苦,少年丧父,悲伤莫名。
接下来数天,刘备操办完父亲的丧事,将父亲下葬。安慰好母亲后,刘备便在父亲的墓旁搭起一间木屋,搬了进去,开始长达三年的守孝。守孝期间,刘备深居简出,不问世事。时间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流失。
三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很短暂的。三年一过,刘备守孝期满,现在的刘备已经是一个翩翩美少年了,若在前世,不知要迷倒多少花痴美女,刘备美美的想到。
一日,刘备挑上昨夜所织草席正准备上集,不想却被刘母叫住,只闻刘母道:“玄德吾儿,你不可再做此贱业也,吾虽为一妇人亦知男儿志在四方,如今你年已十五,我欲使你游学,待你学成方好报效大汉。”(刘备拜左慈为师学习的是武学和治国经典,以及兵法,并未学习儒家经典,也为告之父母,毕竟太玄,而在儒学至上汉朝,不学儒术终难取得什么大的成就,因此才有刘母使他游学一事。)
“母亲,我欲侍奉于你,怎敢远游。”刘备恳切的答道。
“玄德荒唐!怎可因我一老妇而误我儿前程,儿自去便可。”
我急道:“母亲,不可,这不是致儿于不孝之地么?”
刘母愤恨道:“你要我死于你面前呼!若非不然,我儿尽早准备,我自有邻里乡亲照看,儿不必为我担心。”
多么无私与纯粹的母爱啊!有这样的母亲,刘备只有感动,泪水悄然从脸庞滑落。
爱子即将远行,刘母露出了强烈的不舍,但为了爱子的前程,刘母不得不狠下心来。这几日,刘备明显感觉到母亲的关怀倍增,看着每日刘母日夜不停的编织行衣,刘备的泪水又止不住的流了出来,想起一首古诗来: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游的日子终于到来,刘母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包裹递于刘备道:“玄德,在外求学要听从老师教导,早日学成,好为国建功。你叔父之子刘靖刘德然(刘元起之子本叫刘德然,但本文所需,特将德然作为他的字,而姓名则改为刘靖。)将与你一同游学,你自去寻他,我就不送了。”说完刘母转身进屋闭门不再相见,刘备无奈,朝母亲所在屋子跪下三拜,起身向叔父家走去,待刘备走远,房门方开,只见刘母泪流满面。
寻得刘靖后,他正与其父刘元起话别。见刘备到来便道:“玄德,都准备好了么,我正要去寻你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