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乱兵(1/2)
听道关平问起武艺,胡班略一沉吟,似在心中暗自比较两人高低,倾刻说道:“你虽然枪法极快,武艺不凡,但比起你父亲当年,还是不如。”
关平听了心中一沉,本以为自己十年来苦练不缀,纵是比不过父亲,也相差不远,没想到胡班说比起父亲当年还是不如,心中不由发急。那张飞素来与父亲齐名,按舅父的话,只怕现在自己还不是张飞的对手。
十年来,关平一心要为母报仇,关平虽然怨恨父亲,却是父子至亲,关平却是把仇恨全部转移到了张飞身上,只想着有一日能手刃张飞,为母报仇。
胡班见关平神情沮丧,只当关平听了自己武艺不及父亲,心中难受,忙安慰道:“平儿不必妄自非薄,你父亲天生异禀,武艺之高,天下难逢对手,你不如他,亦不为过。你父子十多年未曾相见,如今既知他的消息,可要去平原寻他?”
“去平原寻父亲?”关平喃喃的说。这些年来,关平总是刻意的去避免去想父亲,每当想起父亲,便会想起血泊中的母亲,想起自己从小对父亲的崇拜,想起那句“互杀妻子,断已退路。”
关平心中一直在试图告诉自己,这句话是假的。但却有一段话,关平清楚的记在心中:“夫妻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能补,手足断,安能续。”这句话,乃是流传了几千年,那是父亲所在的小集团老大的原话,为着这个原因,使得他不得不相信,父亲为了兄弟,为了大业,与张飞互杀妻子。
关定在边上,看关平犹豫不决,说道:“平儿,你既然已经知道了你父亲的消息,就应当前去寻他。如果你父亲知道你尚在人世,定然十分高兴。”
“父亲会高兴?”关平摇头道:“父亲何曾把我放在心上,若真是放在心上,当初为何一走十数年没有音讯?”
胡班见关平抱怨关羽,心中不快,责备道:“你父亲胸怀天下,为灭黄巾,与刘备转战各地。前些日子,更是兴义师讨伐董卓,与虎牢关前大战吕布,扬名天下。平儿你有如此英雄的父亲,怎能怪他不将你放在心上?”
关平听到胡班责备,却是无法分辩,心中苦楚,无人能解。他不愿胡班知道父亲与人“互杀妻子”,更不愿意别人去想自己的父亲是如此的冷血。不管如何,那人总归是自己的父亲,是自己从小就崇拜的大英雄。
胡班接着道:“平原相刘备仁义之名,响遍天下。若非你外公年迈,我不能远离,也会前去投奔,与你父亲一起,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番成就。你却怪你父亲不曾来找你,实在是不该。”
关平默然,胡班与关定、关宁都是看着他,半晌,关平似下定决心,说:“我想先随舅父去看望外公,再去……再去平原寻找父亲。”
“如此更好,”胡班听了喜道,“自你母亲去后,你外祖母悲伤过度,几年前也已去世,你外公身体也日渐衰迈,我亦要回家探视。到时你外公得知你无事,一定非常高兴。”
关平即已决定出门,转身向关定拜倒说:“义父十年来的养育教导之恩,儿铭记于内,永不敢忘。今儿当远行,还请父亲赐字。”
关定听了,也不推辞,含笑点头道:“我知当年你父亲为你取名为平,乃是平定之意。如今天下大乱,我大汉国难当头,你父亲向来义气深重,又一心报国,今日就给你取字定国,也不负你父亲之意。”
身边关宁笑着说:“男儿当志在四方,平弟,如今你取字定国,更是要闯出一番成就来了。等我过两年学有所成,就去寻你,你我兄弟两人一文一武,扬名天下。”
“谢谢义兄,”关平听了,笑道,“弟也盼望着我们兄弟扬名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次日关平辞别义父兄长,骑上自己的黄马,提着自己的铁枪,随同舅父胡班走向纷乱的大汉。
对于大汉的未来,甚至对于自己的命运,关平模模糊糊的知道,他知道大汉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他知道父亲会成为千古流传的大英雄,他还知道自己亦是同父亲一起身首异处……
这一切似乎是既定的事实,关平还记得张飞并不是死在自己手上,难道是发生了什么自己不记得的事,让自己放弃了为母亲报仇?
“不,不可能,这样的事怎么可能发生,娘亲,我一定会为你报仇的!自己的命运,也不会是像是自己知道的那样!”关平心里默默道。
一路走来,只见民生凋蔽,饥民遍地,盗贼横行。这一日,关平二人走在路上,路两旁郁郁葱葱,树木茂密,四周一片宁静,关平与胡班正说些武艺闲话,突然一阵喧嚣,从两旁林中冲出四五十名盗贼,窝在路前。只见这些人衣不蔽体,面黄饥瘦,手中持了削尖了的木棒当做武器,只有为首一人手中拿着一柄单刀。
“兄弟们,今天我们遇到肥羊了。”为首那盗贼见关平二人骑着骏马,衣着光鲜,哈哈大笑,高声说,“你们两个,识相的,交出你们的钱财,留下你们的武器马匹,脱下你们的衣服,我们可以留下你们的性命,不然……”说到这里,强盗头子挥了挥手中的单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