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册封之日(1/2)
临淄城的道路上响起鸡的鸣叫,曙光中还有一些寒意,宫城中黄莺的啼叫声婉转,春色将尽。金殿的晓钟敲响,众多的宫门一齐打开,玉阶前,国君的仪仗被文武百官簇拥着。花儿映照着宝剑,星星刚刚落下,柳枝拂着旌旗,露水还没有干。
虽已到春末,凌晨依然寒冷,许多冻的哆哆嗦嗦。偏偏就要上殿,只能一身新官服,靠他母亲的,早朝原来这么早,许多不由缩着脖子咒骂。
其实这样的大早朝并不是天天都有,但册封一国之师何等大事,自然是要大早朝的。
百官上得殿来,僖公就位,先是相国代百官上疏,言道天降使者,护佑大齐,将许多大大夸赞一番,请求尊为国师。僖公批准,内侍宣读封赏旨意。
“,,,,,,尊为国师,封谡下百里之地为食邑,赏千金。”
怎么好象少了点什么?哦,少了加附马。
僖公看出许多疑惑,说道:“爱卿不必多虑,只因文姜公主未嫁,古来没有姐未嫁妹先嫁的道理,好在文姜公主还有半年就将出嫁鲁国,爱卿也等不了多久。”说完呵呵笑了起来。
其实僖公还是担心晒盐之法,十倍呀,固然诱人,可也令人不敢相信。国师封了可以再罢了,封地赏金给了可以再收回,这女儿嫁了可就不是原装了,名声上就不好听了。僖公这是防着一手呢。
虽然他心知肚明女儿已经不是原装,但只要名声无损就行了。
许多听了觉得正好可以再提要求,说道:
“但凭大王做主,只是另有一事相求,许多父母都是纪国人,临死留有遗言,想归葬纪国。许多原为纪国大夫,也是纪国附马,今任我大齐国师,已有不忠不孝之名,请求放出纪君,让许多为其颐养天年,另让其为我父母主持葬礼,以全微臣忠孝之名,也好再无牵挂,以后为我大齐尽心尽力。”
这番话说的漂亮之极,正是昨天请教了朋常反复推敲过的,紧扣忠孝,隐含威胁。春秋时重周礼,忠孝为重,让僖公听了不由犹豫。
春秋时大国兼并小国,总要找个开战理由,要杀人家国君也要把罪行禀报周天子,得到允许后才能合法。虽然弱肉强食早是公开的秘密,但各方诸候还是都给周天子留点面子的,偏偏僖公给当今周惠王面子,周惠王却不给他面子,言纪君无罪速放归国!
僖公当然不会放,但也不好斩杀了纪君,于是在牢中慢慢折磨死了纪国所有公子大臣,只留了纪君一命,只想着纪君已老,在牢中熬不了多久就会死啦。
这时许多提出这样的要求,让僖公为难之后又疑心起来:莫不是他想帮纪君复国?
朋常见到僖公神色,马上向公子小白一使眼色,小白就要出列为许多说项。这都是昨日朋常与小白商量好的,只为能让许多感激小白。
哪知小白才动,公子纠抢先出列,朗声说道:“纪国已灭,父王免纪地三年赋税,纪地百姓归心,一亡国之君何足道尔,若有异动,我大军立可碾平弹丸之纪地,不如顺国师所愿,全其忠孝之名。”
小白那个气呀,只好跟风,说:“二哥所言有理,请父王首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