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疏 影(1/2)
从陆公馆里出来,我立即差了个相熟的报童送包东西给刘爷,并给了他一些买糖钱,他也欣欣然去了。.26dd.Cn自己便跳上了有轨电车。漫无目的得坐了,只消整理下各方头绪。
三日,这是开什么玩笑,也不知道这陆爷得罪了什么人,急得这般火烧火燎。却估摸着,不像是道上的招儿,也不像是傅家的暗算。
那傅家虽是有人知道陆逸明底蕴且有了傅老板那层过节,但那事几年前就压下了不提,搁到现在再腾起一阵风波委实得没有必要。说到傅家的现任主人傅栋阳,原是留过洋的,甫一归国就遇上了他父亲傅志诚“意外”身故,于是继承了傅家的产业。都是些**,如华美歌舞厅,迎月赌场等。那些他都托他那不成器的二叔傅伟诚在照看,他二叔本就是个纨绔,求之不得。且本身家底殷实,往来无白丁,迎送有名流,所以那一类的生意自是好的。而他本身学得是机械制造,便用了洋人的那一套办了纺织厂,盈利不少。于是傅家的地位也日渐显赫起来,更是听说把联合商会里那些传统行业的老家伙们挤兑得毫无招架之力。然则刘爷说过,陆逸明并同他底下的布行,酒楼和我师父从前留给他的纸行跟银楼甚至刘爷刘承的米行,早已俱投靠了联合商会。
说起来是有些奇怪,陆爷刘爷都是鬼士,怎么经营起寻常生意来了。
这叫“鬼士洗白”,是当年太师的意思。太师是我师父的父亲,名叫方露泉,人称“方十全”,便是说积露成泉,没有他不懂的玩意,也是鬼士道里最正源的路数,广受敬仰。如今陆爷的地位,多少是受了他的荫庇。他老人家几十年前就以一句“居盛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预见了行道凋敝。于是创了方家纸行,并他是极疼女儿的,为博她一悦,将多年所藏之钱物尽都换得换,熔得熔,打成各色金银玉首饰器皿,办起了银楼。几年下来,也有声有色。后又得了陆逸明这个徒弟成年后极擅经营,再扩了布庄跟酒楼。倒是我师父,本不谙此道,又是女子不愿抛头露面,所以太爷驾鹤西去后的数年,方家的产业竟也是陆逸明打理着才能不赢不亏得维生。我们这一行的人上了年纪的人,也学了这一套,现在大多非富即贵。正经还从事着本职的,一般都是我们这些要钱没有,贱命一条的小辈。只不过当年太师为了公平起见,更是为了鬼士道不断香火,立了个顶重要的规矩,就是手艺传嫡不传徒,家财传徒不传嫡。
所以太师最厉害的身家功夫全数传了女儿方观应,却把最值钱的家产给了弟子陆逸明。而待到师父这一代,她与陆爷都膝下廖琐,并无所出,甚至未曾听说他们二人有嫁娶之事,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当然,这是上一辈的事,我们即便听闻了什么,也绝不能妄加议论。而正是因为无嫡,师父在技艺上对我们几个亲传弟子可以说是毫无保留,这也间接导致了日后一祸。只是天赋不同,所以我们一派的师兄弟各有所长,暂且不话。
再后来家师过世,遗嘱上却写明钱财尽归她师兄,只把宛居留给徒儿。可是几大弟子又非亡即伤,留我一个对经营之事全不上心。况且继承了遗产还要负责继承衣钵,开堂收徒之事,我是逃都来不及的。再加上当日我因覃夕之事心灰意冷,便拒了陆逸明的挽留,当着陆公馆所有人的面在祖师画像前灭香退身,几年来不曾跟任何一个鬼士接触,一心想过些寻常百姓的日子。最多也就做些替人送信,跟人行踪之类的小活以求安生罢了。
结果现在正是应了师父从前所言:“从来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不仅宽心日子没了,覃夕一出来我已是泥菩萨过江,又惹上这一麻袋的麻烦。
转念一思忖,到底是什么人呢?现下两边明着也就是城里新旧产业的生意冲突而已。况且事情若是曝了光,那傅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谁会即不满傅家,又想借机打压陆爷呢?外城的势力?
我叹一叹,时间紧迫,只得迅速在脑海里打通各处节点,决定再探“欢喜地”,从那收货之人着手。
于是轻轻一跳下了车,拍拍手待要拔腿。
却于余光里晃过一寸若有似无杀意凛凛的目光。
一颗心瞬间被提到喉口,血液上涌,头皮**。
是他!
我急速回头,举目望去,只见人海茫茫,哪里还有什么辨得出的身影。
但我绝不可能错。是他!一定是他!他已经潜回城中。
我一时有些失神,待冷静下来一想,来了也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哪怕三年不动身,他亦是荒废了这许久。虽则我在明,他在暗,看似被动了些。临阵,我却未必输他。
这样想着,一转身,又撞上一个人的胸口。
抬起头,却见简方良正冲着我不怀好意地笑。
我见是他,便哼了一声,问道:“你怎么在这儿?这么热得天不在你那凉快的巡捕房待着出来做甚?”
他笑嘻嘻反问道:“那你这个夜行动物呢?不习惯光亮一出来就呆在地上了?”
我见他讥我实在懒理,白了他一眼转身要走,却被他拉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