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傲游仙凡间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来自西方佛教的强援

第二百三十二章 来自西方佛教的强援(2/2)

目录
好书推荐: 始祖神魔 赘婿出山 安解玉连环 世子接驾,十里红妆! 我在食戟做黑暗料理 转世情暖爱未央 若待此情成追忆 永恒巫主 我真是大昏君 我投篮实在太准了

在佛教中,罗汉所证的果次于佛和菩萨,因此地位也比他们低,所以他们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叫做“殿”的!罗汉的修行非常好,所以是“金身”,但从普度众生的角度来考察,就很难说了!

因此,菩萨的地位要比他们高的多。菩萨为了入世救世,有时甚至牺牲自我,不计个人得失,是这些“小乘”罗汉不能比的。在很多的佛经中,释迦牟尼佛经常呵骂阿罗汉,说他们是“焦芽败种”,自私自利,是应该向菩萨好好学习的。

而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亲传弟子。

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寰宇华夏后,最终演变成为十八罗汉。

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

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相传罗汉本为佛教小乘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在佛祖释迦牟尼的规劝和鼓励下,所有罗汉们纷纷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帮助维护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里罗汉们也有了他们新的地位和作为。

罗汉又称阿罗汉,指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盘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

这十八罗汉分别为: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坐鹿罗汉”,端坐神鹿、若有所思泰然自若、清高自赏。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又名宾头卢尊者。

跋罗堕阁是古代天竺十八姓中之一,是贵族婆罗门的望族,宾度罗是名。这位罗汉本来是天竺优陀延王的大臣,权倾一国,但他忽然发心去做和尚。优陀延王亲自请他回转做官,他怕国王啰唆,遂遁入深山修行。

有一日,皇宫前出现的一名骑鹿和尚,御林军认得是跋罗堕阁,连忙向优陀延王报告。国王出来接他入宫,说国家仍然虚位以待,问他是否回来做官。

他说回来是想导国王出家,他用种种比喻,说明各种欲念之可厌,结果国王就让位太子,随他出家做了和尚.....根据佛经宾头卢尊者是现在还没有涅盘还在世间的罗汉。

迦诺迦代蹉尊者~“欢喜罗汉”,妖魔除尽、玉宇澄清扬手欢庆、心花怒放。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天竺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

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目录
新书推荐: 遮天之无极大道尊 荒古圣体觉得我太极端! 一心退休的我却成了帝国上将 人形凶器,肉身成圣 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仙武:从现实开始横推两界 工业克苏鲁?是克苏鲁工业!! 骑士不好当 佣兵战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