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章 对外的垄断贸易最赚钱(2/2)
杨浪端起酒杯摇了摇头。
戚继光脱口而出道“珠宝,盐铁!”
杨浪夹起一块番茄放进口中嚼了嚼,问道“你知道世界上什么生意最赚钱吗?”
戚继光听杨浪说这么多,不解道“这和我抗倭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大明,就是天下万国!”
“接下来是有土地的农民和军户,就是你手下的那些卫所兵!他们既要种地纳税,还要承担徭役兵役。一旦遇到天灾**,就只能把土地卖掉换钱换粮。这样他们就成了更下面的一层,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土地,没有农具,没有耕牛牲畜。”
“下面的士绅,包括商人,是第三个阶级!”杨浪指着管道的尽头“过去十里就是城墙,皇权不下乡,县令依靠向乡绅和师爷胥吏帮助维护统治。”
“官僚当中又分为:宗室、勋贵、武将、文官!这是第二个阶级!”
“皇帝,至高无上!”杨浪说“理论上拥有大明最高的权力,也是大明最尊贵的人!他是第一阶级!”
杨浪用手指蘸着酒在石桌上花了一个金字塔,然后分成了额好几层“这就是大明天下,最高的是皇帝,接下来是官僚、然后是地主士绅,接着是胥吏和平民。”
“阶级?”戚继光问道“何为阶级?”
杨浪头也不抬,说道“因为你在跟一个阶级作对!”
“你说,我想抗倭,怎么就那么难?”
戚继光也坐会了石凳上,拿起筷子夹了根鸡爪子嚼着。
“啊?”金科看着杯子,好几秒才反应过来,连忙点头道“是,先生!”
“来,这些东西不要浪费!”他拿起筷子又吃了起来,看着站着的金科,杨浪说道“来,金科你也坐下。”接着他又拿出一个高脚酒杯递给金科“想喝酒自己倒!”
杨浪坐到亭子里说道“跟朝中的那些高官搞好关系,你才能得到军费,得到军权,才能练兵抗倭!”
杨浪夹了口菜,吃下后说道“郑和下西洋,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南海和天竺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从表面上看,郑和船队每次出海,“云帆蔽”,浩浩,但从实质上看,却是“孤帆远影”,它的后面没有,也不许跟随民间海商的船队。明成祖不许沿海军民“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一再下令“仍频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海道可以通外邦,故尝其往来”、“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对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贸易,下令“严绝之”。严厉的海危及沿海居民的生计,[而且导致在停止国家组织的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同时,海洋也被封闭起来了。亦即,一旦皇家的需要得到满足,一旦他们听到了海晏河清的消息,便从国家层面到百姓层面,彻底地封锁了海洋。
“然而,事没那么简单!”杨浪说“三宝太监的船队在和各国交往的同时,也进行着贸易,官方贸易是在官方主持下展开,遵循平等自愿、等价交换等原则,其使用的“击掌定价法”传为美谈;民间贸易则由私人自发展开,考证郑和船队的官兵便可以携带商品在沿线国家展开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