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红红心中蓝蓝的天(1/2)
<="">
在黑铁胆的眼里,王洛宾和三毛之间的恋情,既是一段传奇,更是一曲绝唱。
西北歌王王洛宾的“在那遙远的地方”、“大阪城的姑娘”等歌曲,有多少名星大家唱了大半个世纪了,依然生命力无限,试想:有几位歌曲家能创造出如此风靡全球的歌曲,是屈指可数的!
当王洛宾被打成右派,依然无法禁唱这此歌曲——因为人们太热爱了,于是只好掠夺了他的著作权,将作者写成“佚名”或干脆仅仅标为“民歌”。
王洛宾声名被埋没了60年,却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在默默无闻中仍不放弃对音乐的爱好和追求,是位传奇人物,他年轻潇洒时,曾被藏族姑娘卓玛轻轻地打了一鞭,即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
连那台湾女作家三毛,因为小时候听了“在那遙远的地方”,都曾为此发生了鮮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三毛于1990年万里投奔西北歌王王洛宾,让这个可爱的老人最后又来了一次让人不知如何评说的黄昏恋。
和王洛宾相比,三毛的一生也许更具传奇。三毛,一个曾被千千万万读者喜欢和怀念的名字,一位极富浪漫情怀的女作家。
三毛是台湾70至80年代的着名作家,其读者遍佈全世界华人社群。她一生独身到过50多个国家,在流浪的旅途中也创作了普通作家无法完成的作品,包括《撒哈拉的故事》,也因此成为不折不扣的流浪作家。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原名陈懋平,因幼时学不会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后乾脆改名为陈平。
三毛给自己取的英文名叫echo,三毛是笔名,也因她喜欢漫画《三毛流浪记》及其作者张乐平先生之故。三毛本人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这个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