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恩师(1/2)
潘夫人无奈之下,回转判官衙门,再写书信给父兄。
邵同煊一心等待州里来人,好把手上的烫手山芋丢出去。
当天下午,州里来人了。
却不是邵同煊期待的特使,而是云州副学政丁文晖。
丁文晖怎么来的这么快?
元容死的第一天,邵同煊就派人前往云州城汇报。
开江郡城去云州城,快马扬鞭需要两天时间。
即使丁文晖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乘坐马车连夜赶路,也要三天时间才能赶到开江郡。
也就是说,丁文晖最快也要明天才能赶到,怎么提前了一天?
邵同煊亲自把丁文晖引进花厅,主宾就座,一番寒暄。
丁文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邵大人,丁某今日前来,只为王有才。”
邵同煊捊了捊短须,问道:“丁大人,邵某的信使,应该是前天晚上才到云州城。丁大人是文人楷模,自然是一路乘坐马车前来,又如何能在今日抵达开江郡?”
丁文晖说道:“丁某是文人,自然不会骑马,确是乘坐马车前来。丁某得知消息,并非来自邵大人的信使,而是有人给丁某传了匿名信。”
判官元容死的第二天晩上,有一个小童,朝丁文晖府邸的门房,递了一封匿名信。
信封上写着:王有才遭难,不能赴考。
门房知道自家老爷对王有才的看重,急忙呈报丁文晖。
丁文晖拆开信件,大吃一惊,连夜出发,赶赴开江郡。
匿名信中,从王有才在开江码头上偶遇元桂仁开始说起,详细的叙述了事件起因、经过、结局。
信中言道,写信人自称是一个江湖过客,当时恰好也在码头上,看不惯元桂仁满嘴脏话侮辱王有才,所以弹石击落元桂仁的两颗门牙。
他的义愤之举,却给王有才带来大麻烦,直接导致元容滥用职权欺压王有才,圈禁王有才。
好心办坏事,这人一怒之下,连夜潜入判官衙门,杀了元容和元桂仁。
此人自承有勇无谋,一时怒愤之举,无异是捅了马蜂窝,让王有才更加被动,百口莫辩。
结局停留在元容死后第二天早晨,邵同煊令人让醉仙楼给王有才送饭。当时,王有才等人还在狱中。
邵同煊问道:“丁大人,可否将那封信带来?”
这封信是王有才洗清罪名的有力证据,丁文晖当然是贴身保管,当即拿出来请邵同煊过目。
邵同煊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
还好,信中没有提及那人两次潜入太守府,投匕留书之事。
要不然,开江郡太守府,太守邵同煊,可就成了大笑话。
邵同煊心里估计,应该是那人第二次给自己投书,看到自己命人让醉仙楼送饭后,当日赶往云州城,给丁文晖投了匿名信。
武林顶尖高手,从开江郡赶至云州城只用了一个白天的时间,纯属正常。
邵同煊问道:“丁大人,那个投匿名信的小童,可曾说过,是谁给他的信?”
丁文晖说道:“那个小童,是丁某居家附近人家的小孩。那小童说了,给他信的人,是一个貌似四十多岁的男人,文生打扮。”
貌似四十多岁的男人,文生打扮?
邵同煊脑里闪过一个人的名字,浑身猛地打了一个哆嗦。
丁文晖说道:“邵大人,如信中所言,王有才实是无辜之极,更是遭受元容不公迫害,理应立即无罪释放。”
邵同煊沉吟片刻,说道:“丁大人为何对王有才之事,如此上心?”
丁文晖说道:“丁某乃一州副学政,当有保护辖下文人不受迫害之责。王有才,乃是我云州文坛新秀第一人,诗名传天下,更有诗仙的美誉。王有才拜丁某为尊师,丁某关切王有才,不是应该的吗?”
邵同煊点头微笑,心里想着,王有才诗仙的名号,还不是你给取的。
只听丁文晖继续说道:“邵大人,王有才无辜,请即刻释放王有才,别耽误了他赴考州试。毁人前程,如杀人父母。丁某还等着王有才连中三元,光耀我云州文事。”
“连中三元?丁大人对王有才竟然如此嘉许?”邵同煊奇道。
云州不是科举强州,连中三元之事,从来不曾在云州发生过。
丁文晖昂首说道:“对,丁某对王有才,就是如此嘉许。邵大人如今知道,丁某为何对王有才之事,如此上心了吧。”
连中三元,必须三科连考。如果王有才因故不能参加今科州试,就无缘三元,遑论四元。
邵同煊说道:“丁大人,仅凭这一封匿名信,可不能让王有才完全得证清白。除非……”
丁文晖心里也清楚,这一封匿名信,只是有力的证据之一。但确实如邵同煊所言,不能让王有才完全置身事外。
如果这封信,不是丁文晖拿出来的,可能一文不值。
听到邵同煊“除非”之后,不再续话,丁文晖急忙问道:“除非什么?”
邵同煊说道:“除非那个江湖过客,前来自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