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施粥(2/2)
廖福来见此也不恼,只是拂拂袖子,一边抽出一沓月票在手上轻轻地拍了拍,一边笑眯眯地说道:“那我就不打扰周掌柜了,等一会开了午饭我再来。”
小女娃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沉默了好久,直到廖福来走远后,才犹犹豫豫地问道:“我能让弟弟去吗?我,我是女孩子,读书将来也也没什么用。”
说完便有感觉有些后悔,只得低下脑袋不敢抬头。
“古有先贤让梨,今有女娃让学。小女娃儿,当真不错。”一个声音从妇人背后传来。
说话的正是大研镇的知县李睿安。站在李睿安身后的除了四个衙门差役外,还有几位大研镇的乡绅员外。
“知县大人,您怎么来了。”周大福赶忙起身,搬起一张椅子便给李睿安让座。
“闲来无事,便过来瞧瞧你这施粥铺办的如何了。”李睿安随手取过妇人手中的契书看了一看,却不由皱眉问道:“你这契书倒也有趣。不过何为成才何为成器,你这契书中可没提及。倘若将来有了成就想赖账,终究不过是一笔糊涂账。周掌柜可有想过?”
“倘若弟子将来连这点诚信都学不好,还谈什么成材成器?”周大福认真地说道。
“确是如此。”李睿安思忖片刻,点点头称是。
周大福又指了指桌边盛粥的陶碗,对知县以及一同前来的几个员外说道:“几位大人请看。”
又往陶碗中盛了一碗粥,撒上了丁点猪油,最后取过一只竹签插在粥上。只见竹签稳稳地被插在了粥上而不倒。
见知县与几位员外都满意地点头后,周大福便大声地朝着正在排队的流民喊道“大家先停一停,听我讲几句。”
“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我同福酒楼做生意堂堂正正,施粥也绝不偷工减料。今后的施粥均以这碗粥为例,只要我同福酒楼不倒,这粥里面的竹签便倒不了。”
“不论做生意也好,施粥办学也罢,只要违背了诚信,那便假一罚三。诸位均可为鉴。”
此言一出,排队的取粥的流民顿时炸开了锅,无不称颂周掌柜活人无数,将来必将万家生佛。
古往今来,只听说过又愿意施粥行善的大善人,可从未有听说过,施粥分量不足的还能自罚三倍。
李知县一听此言,心中大吃一惊,‘他周大福究竟想要做什么?自古以来,但凡大灾之时这般收买人心的,多半便是想起兵造反的。他周大福今儿个脑子抽筋了还是怎么的。不对,如果打周大福真的脑子抽筋了这时候起兵造反,那做的第一件事岂不是要劫粮仓杀县官。’
李睿安心中心绪纷杂,越想越怕,不由往后微微踏了一步,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背上冷汗直流。
周大福见李睿安脸色不大好,有些不明所以,赶忙上前将其搀扶起来,走到了流民面前。
接着大声说道:“这位便是我们大研镇的知县,李大人。”
李睿安听后头脑一片眩晕,脸色更是惨白一片。自觉自己时日无多,双腿无力,只得趴在周大福的肩膀上小声低语:“周,周兄弟,祸不及家小,李某家的几个,几个”
周大福一脸懵圈地看着李睿安,摸了摸脑袋道:“李大人,您在说什么呢?我咋一个字都没听懂。”
然后也不管其他,继续对着流民喊道:“大家真正应该要感谢的并不是我,而是我们的李大人。这施粥铺便是李大人牵头,拉着几位员外开办的,在下无非只是个跑腿的。”
周大福又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也正是李大人成日教导我们做人行商,都离不开诚信二字,这才让我萌生出了假一罚三这个大胆的想法。大伙儿还要感谢我们的李大人。”
“所以今儿个,周大福便为大伙的粥里面再加一勺猪油。让大伙儿高呼三声‘感谢李大人!’如何?”
“感谢李大人!”
“感谢李大人!”
“感谢李大人!”
顿时,施粥铺外再次传来一阵沸腾。
就在这千呼万喊的感谢声中,人群之中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句:“假一罚三!”
随后假一罚三的口号也不断回响在施粥铺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