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逃亡的甄宓(1/2)
数月过去,甄宓的脑海里仍不能忘却那一场血色的婚礼,浑身散发着邪恶气息的君主,自己丈夫的父亲,失去了理智,直到现在,她也无法祛除脑海中的血腥场景。
无辜的下人被浑身是血的君主咬住了脖颈,君主成了嗜血的恶魔,自己的手臂也被不知从何处飞来的蝙蝠咬破,落在手臂上的蝙蝠瞬间吸满自己的血,变得鲜红而恶心。
自己在慌乱和惊吓之下,血脉之内的魔道之力忽然爆发,将桌上准备的交杯酒化成冰雾,冻住了发狂的君主和君主周身的蝙蝠才夺门而出......
慌慌张张跑回洛水之滨的家,可是家中已经人去楼空,没有留下一个人,甄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切都让她觉得诡异。家族中人走得很慌张,甚至连祠堂的香火还有余温,甄宓在祠堂中大声喊叫,回答她的只有空荡的回声。
这一切都是怎么了?为什么家族的人忽然都销声匿迹?为什么曹植迎娶自己会发生这样的事?
甄宓望着祠堂之上历代先祖的牌位,牌位像一块块冰冷的墓碑,让甄宓感觉浑身冰冷,她觉得自己陷入了阴谋,这个阴谋或许与自己被传说的圣者血脉有关。
可惜已经逝去的先祖不能给自己任何提示,甄宓用绣着不知名文字的手帕擦干了眼泪,在黑暗中走出了家门,离开了三分之地的魏地,逃出了在她看来已经成为魔窟的魏郡。
丈夫曹植、洛水之滨的家族、陈王府以及自己所有认识的人,恍惚已经成了过往,甄宓像是一个失去所有的流浪者,混迹在因战乱而失去家园的流民队伍之中,浑浑噩噩跟着队伍前行。
魏地对蜀地发动的战争,在蜀地强大的机关术下,魏军败北之后,被蜀地的军队追着砍杀,魏地的边关接连失守,败兵加上流窜的扶桑浪人,很快让魏地和蜀地交界的百姓失去家园,粮食、钱财统统被洗劫一空。
无家可归的平民只好抛弃家园,或流浪乞讨或另寻出路,短短数月,魏地蜀地交界处已经十室九空,无数村落被焚毁,沿途尚能看到还未熄灭的残垣断壁上的战火。
甄宓就混迹在其中一支二十多人的流民队伍之中,她了解到,队伍想前往江东,据说那里在新君主孙策的治理之下,少有战乱,民众安居乐业,又是鱼米之乡,魏地的百姓都曾听闻江东富饶,去那里,或许能够找到活路。
人群中的甄宓不知道命运和前路在何方,她已经脱下了新娘的服饰,换上了一身破烂的衣衫,虽然如此,仍无法遮盖她美丽的容颜,队伍中的几个血气方刚的小子,都围在甄宓前后,说是为了保护甄宓不受侵害。
甄宓很好的融入了这种氛围,她还从没有如此放松过,不用为了修炼时时刻刻在树下冥想,不用再考虑家族对自己的期望,更不用小心翼翼的考虑家族长者的感受。眼中看到的都是质朴的笑颜,虽然路途艰辛,缺少食物,但是大家还是会互相照顾,男子会首先把食物分给女人和孩子,为首的是一位豪壮大汉,甄宓到现在甚至还叫不出他的名字。
天空之中下起了雨,甄宓闻到有海水的咸腥味道,已经走了数月,应该就快要到大家期盼的目的地江东了。
“同乡们,再有二百里就进入江东的边界啦!”说话的是那个带领大家一起从魏地远赴江东的汉子,他的话刚说完,人群中就响起一阵欢呼。
甄宓有些叹息,何民生之多艰?这些淳朴的人,只是为了能够吃饱饭不受伤害而已,魏地的君主曹操,不但变成了嗜血的魔物,也失去了魏地的民心。
队伍之中一直都在谈论着他们魏地的君主曹操,不顾民生死活,只知道穷兵黩武已经是所有人对君主的一致看法,他们都说,在魏地早晚会遭遇如今的境况,早早离开,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鲁肃,我们现在到了哪里?”人群中有人问那个为首精壮汉子。
“现在在江东的东南海岸线附近,我们为了躲避乱兵和扶桑浪人,绕了不少弯路。”名叫鲁肃的汉子回答。
刚才的小雨越下越大,很多人的衣服都已经淋湿,前方是一座废弃的庙宇,鲁肃指挥着大家前往那处废弃的庙宇暂时避一避雨。
废弃的庙宇温暖而干燥,让所有人都感谢上苍的眷顾,有人已经找来无用的废弃桌椅,劈成干柴,燃起了火堆。
“大家先歇歇脚,我领着几人再往前走一段,看看路途上是否安全。”鲁肃交待剩下的男子需要注意的地方,人群中都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这一路若不是他带领大家躲避乱兵,恐怕走不到这里。
庙宇之中已经有疲惫的小孩子发出了轻微的鼾声,甄宓走到门口,怔怔望着外边得大雨出神,她有些迷茫,自己的前路该在何方?到了江东之后呢?自己该何去何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