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探寻东风祭坛(2/2)
诸多善后之事让周瑜和孙策近期有些焦头烂额,就连君主夫人大乔和妹妹小乔也为了劝说百姓,已经数日没有好好睡个安稳觉了。甚至向来胆大妄为的大小姐孙尚香也和大乔一起,为了江东百姓的安稳,尽心尽力帮忙。
周瑜揉揉发胀的脑袋,向孙策提出一个问题,有关魏地的君主曹操在边境驻兵之事,看来要提前准备了。
孙策点头称是:“据边关守将来报,前来的是魏地的大将夏侯惇,大军已经陆续扎营,约有三万,不过恐怕兵马未到,根据营帐推算,魏地此次出兵不下三十万军马。”
“不过,鲁肃前往魏地的调查发现,魏地的君主曹操已经失去民心久矣,经年战乱,魏地有不少百姓都逃来江东,靠替渔民晒网、做些零活勉强维持生计,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愿意再回到魏地,曹操此战,无需惧怕!”周瑜信心满满。
孙策知道周瑜曾指派鲁肃深入魏地调查民生以及军粮供给情况,但即使如鲁肃所说,三十万大军,可以投鞭断江,江东的十万军兵如何才能抵挡啊。
目前尚无良策,只好传令边境守将做好战事准备,一旦发现曹军异动,及时来报。
孙策忧心忡忡,想起当初曾帮自己训练海军的大唐“鬼将”,当初商船之上一见,成就了自己的强大水军,也得益于当初剑仙李白的引荐,可惜“鬼将”已经回到大唐,若是他在,或许可以帮自己找出取胜之道。
孙策尚不知,曾经与自己有过一面之缘帮自己引荐“鬼将”的剑仙李白,此刻已经到了江东的东风祭坛,遇上正要离开祭坛的诸葛。
二人执手寒暄,一别数月,诸葛身边却多了一个学生,名叫曹植的青年才俊,据诸葛说曹植乃是魏地君主曹操的儿子,这不禁让李白侧目。
可是李白还不知道,自己曾救下的女子,目前已经觉醒魔道的柔弱女子甄宓,乃是曹植的结发妻子。奈何李白并未谈论此去宁静之海的行程,也未说起有关甄宓的事迹,有些可叹。
诸葛和李白同登东风祭坛,站在祭坛之上遥望无垠大海,却对祭坛的秘密一无所知。
诸葛将自己发现脚印的事情告知李白,并将自己的分析说出,东风祭坛的秘密恐怕自己的至交好友司马懿已经得知。
“这么说,司马可能知道祭坛的秘密?”李白问道。
诸葛点头道:“除了司马,我想不出还有谁会来祭坛,而且可以隐藏自己的行踪。”
李白心思一动:“司马能够找到线索,我们不可以吗?或许他已经不小心给我们留下了线索,脚印在哪儿,快领我去看。”
诸葛领着李白来到脚印的位置,李白俯下身子,半个巴掌大的脚印,就在祭坛的台阶边缘,台阶不远处是一块巨大的青石。
李白纵身一跃,来到青石跟前,青石上也已经长满苔藓,只有一个模糊的符文雕刻,花纹已经模糊不堪,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李白绕着青石转了一圈,发现背面同样有一个模糊的符文,用剑柄轻轻敲击,也未发现蛛丝马迹。
这个不高的祭坛,让诸葛和李白有些一筹莫展,二人仔仔细细将祭坛周边搜寻了一边,并未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到处都是蔓延的藤蔓和长满的青苔,没有足迹,也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诸葛再次仔细回想天书残片记载的线索,天书残片的只言片语只是指明祭坛隐藏着能量,却不知隐藏在何处。
曹植在祭坛之下饶有兴趣的观察着,不知道自己的老师诸葛和他的好友李白来到祭坛所为何事,不过,这个祭坛,却像极了一样事物。
曹植围绕着祭坛仔细观看了一圈,再跑到远处观察一番,远远看见老师诸葛和他的还有李白已经从祭坛之上下来。
李白叹气:“看来祭坛的秘密还要找到司马才行,既如此,你便寻找司马,我将回到长城,去拜访长城守卫军的长官苏烈,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有关长城是不是十二奇迹的线索。”
诸葛点头:“那就半年之后,此地再见。”
李白仰望祭坛,再次叹道:“诸葛,看来天不遂人愿!祭坛的秘密,不知道何时才能解开,夫子的交待,我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完成。”
诸葛默然,是啊,如此下去,莫说十年,就算二十年也无法全部找到十二奇迹。
二人话别正要转身离去之时,李白听见身后的曹植有些不太确定的声音:“老师,此处的祭坛,曹植倒是觉得,它像是一幅阵图,阵眼就应该在祭坛之下,老师所说的秘密,应该就在祭坛的阵眼之处!”
李白和诸葛同时豁然转身:“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