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遗言(终)(1/2)
夏羽看了看刚刚经历丧徒之痛,而转眼也将步入黄泉的昙真,心中也泛起微微的酸楚,真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于是便揭过了这一桩。想了想,又对昙真问道:“你把我们带过来,讲了这么多你门派辛秘,只怕不是无聊的想找个听众这么简单吧?”
“不错,我时间不多,就不兜圈子了,我正有一事相求。二位都绝非等闲之辈,这位武艺高强,招式刚猛脆烈,动作纵横捭阖而不失灵动,明显是八极拳法的套路。却身兼“霍氏八极拳”的厚重,“吴氏劈挂”的流畅,“马氏通备”的迅猛,想必是阁下融会贯通之后,自成一家。”昙真身子微微一振,似乎想将驼下去的腰板挺直,回应了夏羽后,却转头将手指了指黄霸天,缓缓的点评道。
顿了顿,然后将头转了回来,轻轻一笑,继续对夏羽说道:“至于你,我们却是一家。看得出你师承佛教,但那真言术却着实是源于道教典籍,哎,此消彼长之下,却是被密宗发扬光大。不过你年纪轻轻,咒禁之法竟有如此造诣,到真是修行道法的美玉良材,咳咳。”
二人无奈的摇了摇头,相视一笑。
“老人家,你该不会以为赞美了下我们,说了几句好听的,再胡乱的认认亲戚,攀攀八辈子都打不到的关系,就让我们飘飘然,找不着北的答应你请求了?请你讲重点,能做的我们自然义不容辞,但如果超出我们的能力,或有违国法道义,就是任你舌灿莲花,那我们也只有遗憾的跟你saysorry了。”夏羽好笑的调侃道。
昙真好歹也算一派掌门,尽管手上无兵,光杆司令。但还是自持身份的,何曾求过别人。虽然没有求人的经验,却也听过‘欲取之,先给之’的道理,今日为了宗门传承,厚起老脸夸了夸对方,套了套交情,做到了‘先给’,正要有所‘取’时,却被夏羽无情的道破自己的想法,虽然没有听懂夏羽最后一句‘方言’,但想必也是拒绝的意思,于是便有些尴尬,极其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不健康的红晕。
“绝对不会违背国法道义,你们也一定有能力完成。”接着他将手中的锦帕放到桌上,推到了二人面前,说道:“还请两位将它妥善保管,不要让不屑之徒取了去。”
“这本就是我宗无上宝典《上清九天太真道经》,而现在流传在外的却都是伪作。任他道法万千,都还讲个缘字,你我今日并肩作战,也算有缘,我便将这宝典赠送于你,绝不能因我个人而断了本派千古的传承。我刚才的话虽有讨好之嫌,但却真是发自肺腑,你天资了得更在我那孽徒之上,实在是修道的奇才,若不是现在仙灵之气已然灭绝,修我宗无上道法,他朝必可证那神仙之道啊。不过,即使不能位列仙班,修此无上道法也可佐证你那‘真言乘’神通。望你习之!”昙真接着站起来,从床底抱出一个小盒子,珍而重之的从里面取出一本陈旧泛黄的小册子递给夏羽,缓缓说道。
夏羽对黄霸天点了点头,待他收起锦帕后,接过昙真递来的《上清九天太真道经》,却也不看,笑了笑,对他说道:“你怎么不怕所托非人,莫非就不怕我们也起了贪恋?”
昙真见二人接过了锦帕和道经,知道对方算是答应了自己的请求,放下心中大事,长长的呼了口气,接着又猛烈的咳嗽,眼角,耳垂都流出了污血,却仿佛毫不放在心上,听到夏羽的疑问,哈哈一笑,自信道:“我虽道法不精,但识人看相却颇为精通,你们两人若论形俗,皆龙凤之姿;论气色,一身正气,浩浩荡荡。所谓相由心生,二位无论如何都绝非屑小之辈,更何况,小兄弟你也是修行之人,若食言而肥,心中有了执念,又怎么能到达真实无妄,立地成佛呢?呵呵,咳咳~~~~”
“故而我敢断言:你一言必是九鼎!”不知是为了坚定自己的信心,还是真的那么笃定,昙真喘了口气后,双眼大睁,斩钉截铁的大声补充道!
听到昙真老头又在给他们带高帽,夏羽也不置可否。正想说些什么,突然神色一震,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有发出声来,轻轻伸出右手替昙真合上了眼睛。只在心里默默荡响了四个字:必不负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