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末闹革命 > 十四章 整军(一)

十四章 整军(一)(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金丹证道 守护天神 都市天龙传 当特工回到清朝以后 圣邪帝星 不等价交换 刘汉大帝 玉麒麟之斗气传说 风铃消 游戏中的妖孽

继王大力招安了黑云寨这股土匪之后,冬子和刘玉铭的部队也成功扫除了其余的几股小土匪,带回了一百多个俘虏。收藏*~网至此,宣城境内除了万家岭的尹二爷及狮子岭的耿家兄弟之外,其余的土匪已基本被肃清,宣城的百姓也终于能够过上一段较为安定的日子了。

在收服了这几股土匪之后,王仁则的城防营又暴涨了一圈,仔细算来,足足有一千多号人,已经接近了两个营的编制。这可真不是一件好办的事情,不光许多人的职位不好安排,就连粮饷都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作为一支有正式编号的部队,王仁则是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不给军官和士兵们发饷了。以前的剿匪营,主要是由家丁和佃户们组成的一支自卫军,顶多算是一个民军组织,能管吃住就算是不错的了。可是现在,这部队里许多的军官和绝大多数的士兵都是由原先的土匪组成的,虽然他们现在已经从良了,可是身上的土匪习气依旧还保留着。若是不发粮饷,有朝一日军队发生哗变的时候,就是后悔都来不急了。

所以,当前王仁则最需要的是钱,一大笔的钱。虽然库房里的钱暂时还能用上一段时间,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王仁则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向朝廷要饷,但是,这又谈何容易。且不说朝廷现在是拮据的很,处处缺钱花,就算是有,也是先给自己的嫡系部队发响,哪还能轮到这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城防营。

无奈之下,王仁则只得将部队中的一些老弱病残给扫地出门,每人给了点安家费之后,便让他们各自回家去了。与此同时,王仁则还将剩余的950多号人缩编成一个加强营,以减少军官的数量,这样一来,便也可以少发放些军饷。

加强营由原先的三个队扩编成了四个队,队官不变,每队补齐到200人。第四队的队官由原先黑风寨三当家的梁二虎担任,底下的士兵也大部分都是原黑风寨的土匪,为了让这些土匪相信一视同仁的政策,王仁则还特意将库存的两百杆制式步枪给他们换了装。

话说徐风林在几位当家的里面排行最高,又颇有头脑,这第四队的队官本应由他来担任。但王仁则考虑到两人有些不和,而梁二虎又是祁老三生前的亲信,寨子里的弟兄自然是倾向于他,徐风林若是当了队官,恐怕是镇不住这些山大王的。于是乎,王仁则只得伊了先前的诺言,让他暂时担当营里的参谋官,待在自己的身边。

梁二虎本为祁老三亲信,乃是被逼无奈才接受城防营招安的。在他看来,自己冲撞了王仁则之后,他王仁则还能留自己一条性命已是对自己的最大恩惠了,不料却还给自己封了个官,让自己像从前的三爷一样,带着黑风寨的200号弟兄。

梁二虎虽是鲁莽之人,但亦晓得忠义二字,尚能明辨是非黑白。祁三爷贪恋钱财、不守信誉,以致招来杀身之祸,这本无话可说。但他徐风林背主作窃、忘恩负义,甚至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主子,这便不可饶恕。所以,梁二虎心里边把祁三爷的仇当成了私仇,若日后有机会,便找徐风林私下解决。对于王仁则,他虽不能说是感恩戴德,但也是下了决心要做好分内之事,将这两百多号兄弟给带好,绝不给王仁则惹麻烦。

显然,王仁则的这招收买人心还是很成功,不仅稳定了军心,将近千号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且还有效的调和了徐风林和几位当家的之间的矛盾。虽然不能做到令他们冰释前嫌,但至少也能够让他们在面对公事的时候秉公办理。

只不过,王仁则要收买的不仅仅是梁二虎和那两百号土匪的心,其中还包括徐风林的。在徐风林当参谋官没多久,王仁则便给了他一张入党的申请书,内容都已经写好了,连保人都是王仁则自己。

当徐风林接过这张已经写好了的入党申请书时,方才知道王仁则是革命党人,震惊之余更多的是一份感动。在黑风寨的这些年里,他徐风林虽然坐着寨中的第二把交椅,但由于是文人出身,又兼上山较晚,在这种充斥着野蛮和血腥的土匪窝里,始终郁郁不得志,处处受到他人的排挤。就连寨子里的大当家祁老三,也对他时刻保持着警惕,只给他十几个手下差遣使唤。要不是他颇有些头脑,又能够逢场作戏,估计祁老三都不会留他到现在了。

可如今,王仁则非但不疑心他这个背主弃义的土匪,还十分的信赖他,让他知道了这个足以杀头的秘密,这又是何等的心胸?况且王仁则还对他说,若是不愿意的话也不必勉强,但请他再细细考虑一番。

徐风林二话不说,抓起笔来便在入党申请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后,便跪倒在地上痛哭了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人生经历,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能够让一个秀才文人走上土匪道路的,这段遭遇自然也是能够想象。

记得孙文的《上李傅相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现在,王仁则所要做的就是向这四者靠拢,特别是人能尽其才这一点,大才者有大用,小才者有小用,只要能够让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何愁国家不富强,民族不复兴。

几日之后,正当王仁则在校场之上检阅部队的时候,忽一阵锣鼓由远及近,朝着校场方向而来。校场本不着大路,又兼修于偏僻之地,为何会有锣鼓之声?

正当王仁则等一干将士疑惑之际,仔细一瞧,却见队伍之前两小伙子举了一块写着‘造福于民’的匾额,正朝着这边走来。

一问之下方才知道,原来是县里的几位士绅带着数车慰问品前来犒劳士卒。为首的三位分别是德馨钱庄的大掌柜钱万三、开平当铺的老板萧万和以及誉满金楼的少东家荣明轩,此三人俱是宣城县内有头有脸的人物,特别是那德馨钱庄的钱万三,听说他有位同胞兄弟乃是谘议局的议员,在地方上也是颇具实力。

钱万三告诉王仁则,此行的目的一来送些好酒好肉犒赏士卒,以感谢城防营对宣城的贡献,二来是给王仁则的城防营送钱来了。他听说朝廷不给城防营粮饷,一切都得靠王仁则自己掏腰包之后,便立马邀请了宣城县内几位有头有脸的人物,给大家带了个头,为城防营筹措了一万圆的军饷。虽然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城防营的需求,但也是大家的一点心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