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一个女子(2/2)
路上。陈庆正遇见钱仨儿,钱仨儿一听陈庆出了武昌城,担心他安危,连忙带了玄衣卫跟了过来,钱仨儿在最前面,老远就看到庆王扛着一个女人向这边走来,一惊之下,翻身下马赶上去接应,他本想问讯一下,一见到陈庆满脸乌云,立刻就噤声了。
陈庆将那女子放下,头也不回地道:“这女人意图行刺本王,带下去好好问,有结果了再来说!”
陈庆连续几次遇刺,如今好不容易抓到一个活口,他自然不会轻易就放过,钱仨儿一听这女子是个刺客,哪里敢再多话,一边着人护卫着陈庆下去,一边吩咐人带了那受伤的女子下去了,陈庆叫过钱仨儿,将自己遇刺经过捡重要的说了。
“易容术?”钱仨儿一听完陈庆说的话,立刻一惊,他也曾见过马连淮的易容术,远没有陈庆口中说的这么神奇,若不是陈庆的身份在这里,他真的无法去相信,一个人还能化妆成另外一个人去行刺。
“将这女子画影涂形,张贴出去,如果有人能提供线索,赏银三百两!”陈庆捏着下巴,盯着那个女子的背影看了半天,直到几个士卒押着那女子消失在视野,他才回过头来,他看了看钱仨儿,上马,示意钱仨儿回城。
“庆王。这不是第一次了,以后您出来,可千万要多带几个随从!”钱仨儿骑马跟在陈庆身后,劝道。
陈庆回过头,脸上的抑郁梢减,笑道:“以后可以多安排些人在暗处,天天一大帮人跟着,我可不习惯。”
钱仨儿点头道:“明白,小的会安排一些身手好的人暗地里跟着庆王。”
“关于下月的大比,孔翔办得怎么样了?”陈庆问道。
钱仨儿连忙回道:“庆王的告示已经传到了民间,报名的人极多,孔先生都一一做了记录,并打算于下月初进行第一轮筛选。”
“大概有多少人?”对于选拔人才,陈庆还是比较关心的,现在庆军内部,还没有建立那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大部分事情,都是口头汇报,陈庆愈发迫切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机制,那这场考试选出来的人,自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按孔先生说的,如今已经有七百人报名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以前明廷落第的秀才,当然,也有举人,甚至还有商贾,按庆王您的吩咐,对于报名者,没有限制身份。”钱仨儿继续说着。
“有女人么?”陈庆眉头一蹙,反问道。
“女……人?”钱仨儿一愣,他还从来没听过科举考试还有女子报名的。
陈庆扫了他一眼,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不分男女,都可报名,你去跟孔先生说一声。”
陈庆生在男女平等的时代,所以,他能很快就想到这一点上来,人才,无论男女,都很重要,况且,在很多时候,女人能办的事情,男人不一定能办,比如刚才那个刺客。
陈庆还有一个想法未曾对手下们说,他已经将自己脑中记忆的所有数理知识梳理了出来,编造成册,他打算用这作为教材,教出中国第一批理科生。
古人并不笨,陈庆相信,只要给他们说明了原理,他们照样能造出许多东西,陈庆不是天才,自然不可能造出飞机大炮,但是,他能把这些原理都传播开去,然后,在他的大力促进下,这真理自然能得到极快的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许,正是由于陈庆的催化,古老的中国将会开启新的里程碑,比如,出现工业生产!
明白了空气动力学,制造飞机飞艇只是时间问题;明白了电学,制造电灯也不算遥远。一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小的,只有发动了整个社会,历史才有可能会有改变。
这些措施,在陈庆心中,早已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改革措施,只要一步步施行下去,想必中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前提是这个计划不能夭折。这也是陈庆疯狂地扩张地盘的原因,只有实力壮大了,改革才能更为顺利的进行。
这是一个开创性的计划,出于知识体系的差异,陈庆无法将这些事情一五一十向自己的属下说清楚的。
渐渐地,武昌城就在眼前,陈庆抬头,见到巍峨的城墙,心中感慨万千,这里,将会成为中华振兴的一个新的起点。
陈庆觉得心情顿好,他回头,示意钱仨儿加快速度,一行人向位于武昌城正中的庆王府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