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小人物的乐趣(下)(2/2)
--------------------------------------
天盛二年腊月,洛阳城里流行起了一种叫“护手”的东西,貂皮质、狐皮质、绢质、麻质的都有,贵重的甚至镶了金银珠宝。
有次早朝之时,皇帝看到每个人都戴了副镶金带银的漂亮护手,只有工部尹侍郎的护手难看无比,没有任何的装饰,连手工都有些粗糙,可是尹侍郎非但不藏拙,反而引以为荣。皇帝一时好奇,便加以询问,方知道尹侍郎戴的是尹家三小姐的孝心,就连市面上流行的护手也是因为尹三小姐的孝心才出现的,于是大加表扬了尹小姐的孝顺和尹府的教子有方,还圣颜大悦,赏了几匹锦缎。
就这样,始龀之年的尹诗韵一下子名满京城,连倚云楼的说书先生也将这故事润色之后大肆宣讲。
这件事导致三天后诗韵坐车去云府,有好事路人指着她家的车跟旁边的人说道:“这马车里坐的尹三小姐呢!”不承想引来一群围观的群众,到了云府门口,脸皮薄的诗韵都不好意思下车,直接把车赶进了云府里面方下来。惹来依山的调侃:“这人成了明星后,做事情也大牌起来了,连马车都要抬进门才肯下来。”
此言惹来诗韵一阵好掐,那淤青在依山胳膊上过了一个年。之后的七天,诗韵连门都不敢出,一直等着事情后续发展的依山天天在家里盼那小童星登门,就是盼不到,平素犯懒的她竟然也为了这样的事情挑了个不下雪的时候亲自跑尹府去打听第一手消息了。
一下马车,依山就吓了一大跳,没想到尹府的客流量一下子增加了不少,都是些官宦人家的少爷小姐,打着诗音诗律朋友的旗号,跑到尹府来瞧瞧这让皇帝表彰了的尹三小姐长甚模样。
而根据门房报告,三小姐目前身体不适,在自己房间里静养。
依山听了甚是奇怪,拔起腿就跑,诗韵几天前还在她家活蹦乱跳的,难道跟林妹妹一般被这么多人的浊气给熏趴下了?结果跑到诗韵院子里,发现这丫头活蹦乱跳得很,竟然还着人把院墙小窗前边的雪给清掉了,躲在院子里面艰难地透过小窗看外面的帅哥美女,让依山哭笑不得。问其原因,方知道那大皇子最近也跟着珩王爷到尹府拜访了几次,吓得她就躲自己院子里偷偷欣赏美色了。云小姐听了此话,捧腹大笑,结果那笑声让离诗韵院子近的人听去不少。第二天,街上又有未经正经媒体(倚云楼说书先生)确认的街巷传言说道,尹三小姐笑起来爽朗无比,颇具英武之气云云,差点没让依山和诗韵笑背气。
稍微停了几天的雪,又渐渐下大了起来,街上的人也就少了很多,尹三小姐的传闻也渐渐隐在了那风雪带来的新年喜庆里。
接着便到了元日,洛阳城的元日比在新州时过得热闹一些,可能是因为京城里住的人非富即贵吧!在新州时,还有很多百姓为了躲债而避门不开的。年,对于富人来说是热闹的喜庆,对于穷人来说却是难熬的关卡。
既然生在了富户,这几年依山也跟前世在老家时一般把它当作了一个喜庆的节日。在她看来,这里的元日跟前世在老家过年的风俗差不多,不过春联是用的桃符,放爆竹则是烧的干竹子,而且还要喝一种叫屠苏的酒。其它么一样的是祭祖、接神、吃年饭、迎财神,前世今生的这种场合她都是听大人安排,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个人在迈阿密的时候,则需要靠老妈电话提醒才会记得又到了春节了。
元日过后,便是在古人们心目当中最重要的上元节了。听说每年上元节的时候,洛阳都有好几天的灯会,偏偏依山一个老毛病,最先想到的不是要去看灯会,而是官府安排了多少警力来执勤啊?灯会,全部都是火,这古代的房子都还是木质的,一不小心就连着开始烧了。想完之后,她马上认为自己太乌鸦了,这职业习惯还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