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宋整挺好 >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两世的悲催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两世的悲催(2/2)

目录
好书推荐: 甜蜜定制计划 一不小心被傅总赖上了 主播好难:老公比我还会演 总裁闪婚真给力 凌总,爱你成瘾 庶女悠闲起居录 戏精皇后一心想出墙 春秋大领主 反穿越调查局之先秦卷 天尊元神凡人身

“十一哥骑过?”仍是不知道大洋马为何物的王进奇怪问道,一句话把田十一噎了个半死。这都两辈子了,别说洋马了,连国产的都没骑过,这是有多悲催。

人多当然是好事,天赐盟此时人虽不少,但各门各类工坊不断平地而起,能做工的工人、工匠自然是越多越好。得了摩尼教的宝藏又与李朝保持着长期的粮食收购合同,不缺钱也不缺粮的情况下,自然要增加军力。

只是田十一却没有要求一下子招募太多的士卒,加入天赐军的门槛依旧很高,这导致天赐军的发展还是处于一个平稳中上升的趋势。

三乡会早已名存实亡了,只有一些懒到把粮食送到家里都不愿生火煮饭的家伙,还会大言不惭自称是三乡会的人。真正没有劳动能力的,都已经脱离了三乡会,被天赐盟定为扶助对象。

疍人这一特殊群体对天赐盟和十一哥的拥护度已经高到可怕的程度,这固然离不开濮成的教化,更离不开生活的极大改变。

以往的疍人过的是“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的日子,如今能够拥有天赐盟的正式户籍,三餐不愁还有余粮,孩子都能免费进学堂,学堂还免费提供午餐发放校服,放到以前,这简单是连梦里都不敢想的好事。

在濮成的努力感召下,另外两部疍人也在天赐盟的帮忙下逐步向昌国境内移民。有天赐盟的帮忙,再不会出现大量死亡的惨剧了。

对于疍人的投奔田十一是很喜欢的,他们能吃苦,懂感恩会知足,虽然稍有野性但愿学习还肯守规矩,很容易就能培训出认同感来,也很轻易就能融入天赐盟这个大家庭之中,而且疍人青年是海军士卒最理想的人选。

和疍人比起来,方氏族中的子弟就太让人失望了。方家人每月都能按时领到补助,足够吃香喝辣过上富足的生活了,但却依旧到处在说,天赐盟的钱财都是他方家的,田十一抢了方家的宝藏却只给他们一点点钱云云。当然了,说这话的大多是方家的旁支,至于方天定等方百花的真系亲眷还算能看清形式,每日里夹着尾巴活着。

田十一此时在等待与百花成亲,待成亲后方氏族群中那些个旁系远亲便都要自食其力了,就算百花的直系亲眷也要鼓励他们找些事情做。除无能力者不劳作不得食,这是天赐盟的规矩,也是立盟之本。就算将来的田氏后人,同样不养闲人,免得像历朝历代那样养出无数的寄生虫来。

为了救助陆地上逃过来的难民,天赐盟制定了许多的救助政策,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可是田十一没想到,他依然在昌国的市场上看到了头上插着草标的男童女童。

田十一沉着脸走到一名插着草标的少女面前,旁边一个胖婆子立即走了过来,笑眯眯地对田十一说道:“这位公子可看中了?这妮了虽然生得不好看,但上面有个窟窿能透口气,下面有个窟窿能生孩子,给点残汤剩饭就能活,价钱又不贵,干活顶老牛……”

田十一甩袖而走,濮成连忙跟过来小声解释,说最初卖儿卖女者比比皆是,有天赐盟救助难民后已经少多了。如今被卖的都是被拐来的童男童女,或是家里长辈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难民子女。至于卖人者则是当地的人牙子,这些人牙子大多都是昌国大氏族家的旁支后人,仗着有家族撑腰,对天赐盟的规矩向来阴奉阳违。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