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领主 > 第274章:老魏家的取经之旅

第274章:老魏家的取经之旅(2/2)

目录
好书推荐: 反穿越调查局之先秦卷 天尊元神凡人身 天人开天 大楚歌 轮回天尊 无墟极道 陌南辰再见 九龙劫君 创世纪大陆 凤妃凰王

并且,“郭”的规格借鉴了杨隋建造大兴城的“坊”制度。

更直白一些,其实就是现代的“区”。

吕武在“阴”地建城,更多的是一种实验性质。

他需要累积足够的经验,以后再建城,超大概率会一下子就往大了来建。

地点可以是在北疆的盆地那边。

也能是在渭水边上。

看到时候老吕家能将实际控制范围搞多大。

水泥路从外围一直延伸到城池内,笔直地贯穿了整座城池,一直修到“霍太山”的山脚之下。

“霍太山”面向西边的山体,能看到一座又一座的山庄。

说起来,魏氏在“霍太山”也有一座山庄,只不过并不是属于他们,是吕武给魏氏长留的居住地。

有相同待遇的还有韩氏以及智氏、赵氏。

魏绛进入到城区,发现这边的建筑物也太整齐了一些,是其它城池所看不到的。

建筑物并不另类,除了夯土墙之外,便是茅草屋顶。

说白了,还是茅屋。

每家每户会在前面留个院子,扎起篱笆墙将院子围起来。

院子里面基本都有树,提供小憩的亭子,再来就是栽种蔬菜的田埂。

这种规格的宅院,其实不是武士家庭,便是小贵族的待遇了。

魏绛大道两旁的水沟给吸引住了。

水沟当然不会是什么稀奇玩意。

令他茫然的是,为什么每一条水沟都有流水,并且流水会从某个漏斗一般的装置倾斜到地下。

“武建城之初先挖一物,为下水道。”魏相看魏绛一脸迷惑,解释道:“外引汾水之水入城,城内之水复而出至汾水会流。”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利用汾水的流向,开挖出水渠将水给引进城内,还专门建了蓄水池,提供城内居民平时用水。

一些废水就顺着水的流向,再复又流到汾水里面,完成了一次循环。

大道两旁水沟里面的水很清澈,却不是直接拿来用的。

原理就跟一些老式厕所,自来水一直开着一样,反复进行冲刷。

不一样的是,城池内的循环水不用付钱。

居民真正的用水是一些陶管的输送水。

陶管连接着蓄水池,再分流到一些街坊地段的水池之中。

魏绛和魏相在大道上继续前行,看到不少夫妇直接就在自家门口的水沟边上浆洗衣物。

他们对视了一眼,觉得这个其实能借鉴,就是不知道里面包含了多少技术含量。

街道边上每隔一百米左右会有一个水池,能看到居民正在提水。

至于为什么不是将水利用陶管送到每家每户?

这个是公共设施和私人工程的区别。

吕武自己居住的房子,就有输水陶管送水入户。

愿意出钱的人,一样可以搞一套。

如果有研究西方史的人过来一看,会发现“阴”城的水利公共设施,其实已经达到了罗马对水利工程利用的巅峰时期,只是在某些格局上存在区别。

比如,“阴”城之内看不到空中水渠,陶管是被埋在了地下。

为什么不搞空中水渠?

只能说,一切都是成本问题啊!

技术方面,并不是关键。

吕武为什么会对罗马这么了解?

这是一些“精分”的锅!

谁让某一段时期,一些砖家和叫兽,他们对普及西方历史的责任感,远超让人了解东方史。

这种现象是过了08年才得到遏止,过12年自来水再也拿不到五毛,自然没人去搞。

他们一路上看到太多,足够新奇为前提,印象也就极度深刻。

老魏家目前有建城得需要。

也就是,上一次秦国割土,老魏家在河西那边增加了一块封地。

想要对封地达到利用,不建一座城池是很难做到的。

“‘栎阳’之边有泾水……”魏绛对魏相说道。

河西的封地属于魏琦,魏氏没彻底分家之前,开发新封地,理所当然是全家族出钱出力。

而“栎阳”肯定是由魏相来继承。

河西的新封地面积一点都不小,只是因为秦国并没有开发的关系,几乎什么东西都要从头开始。

对于从零开始建设封地,任何家族都有相同的经历。

只是吧,吕武是晋国近些年来的第一家。

他们这次过来,不是专门想从吕武这里获得建城的方法,其实是想在其它方面取经。

另外,南下出征时期,老吕家与老魏家初步达成协议。

老魏家获得了甲胄贩售上面的总经销权,也就是成了二道贩子。

他们是过来谈这一件事情的。

至于为什么不是长辈来?

谁又能说得清楚。

目录
新书推荐: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