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宫墙之下(2/2)
“还没想出来。”
“好,那您慢慢想。我就问你一件事,你确定飞鸢图真的在你哥手里吗?”
严仕寒点点头:“十有八九。”
“好,你先搞清楚怎么弄到飞鸢图,我想办法除严仕林。就算弄不死,我也想办法给他赶出济城。”
严仕寒行了个礼,谢过徐思睿后,便离开了苑马寺。
赵文栋把门一关,对徐思睿说:“这个严仕寒说的话不可全信。”
“当然。”徐思睿说:“不过我现在最担心问题是我们来的目的,既然严仕寒知道,那么严仕林应该也能分析到。如果严仕寒真是严仕林派来干扰我们的,那我们倒是也可以将计就计。”
……
京城。
“青城失守,是飞鸢军的责任!”
“严大人,先不要讨论是谁的责任了。如今青州已失,我们应该想想如何反击,不然等北辽过了燕山,京城就是岌岌可危了!”
内阁大学士吕伟提议:“派冀州军去,张大帅现就在山海关,他领兵多年,冀州军的实力并不比飞鸢军差,敌军过了青州,很难得到后援,想必可以一举歼灭。”
严明反驳道:“万万不可,冀州依山傍海,三面山海环抱,南面中原。燕山山脉起着抗击北辽国南下的屏障作用,翼蔽河北乃至整个中原的安全。居庸关、山海关、松亭关、古北口、冷口、喜峰口等关隘,扼守穿越燕山山脉的几条交通孔道。太行山脉为河北的右侧翼的重要屏障。紫荆关、倒马关、井陉关、滏口等关隘扼守穿越太行山脉的往来通道。冀州军是驻防型军队,而且守卫的都是京畿要塞,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动了山海关的部队北上,山海关这边就缺了一个口子,你要是再调别的部队去防御,如果在换防间隙让北辽抓到破绽,那京城岂不是岌岌可危?”
朝堂上有很多人是不懂军事的,都是跟着点点头,赞成一下。
吕伟力主冀州军出马,其中的风险自然是不可避免,但是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天子眉头一皱:“严大人,您既然不主张冀州军北上抗敌,可有其他主意?”
严明说:“臣提议,陛下从京城选一位将军带兵北上,正好可以在燕山山脉与敌军交锋。所以臣建议陛下选的这支军队正是擅长野战的越骑军,由于渭城围猎调动过云城城军和越骑军,大军仍然驻扎在渭城北。”
“的确可以支援的上,可徐大帅并不在渭城,吴丛阳督军目前也在云城驻守,等他们其中一个来带兵,又得拖个两三天。”吕伟道:“再者说,云城和越骑两军常年在南方,来到北方就怕会有些不适应。”
严明说:“所以说,臣才让陛下选一位将军,顶替徐帅。越骑军因为渭城春猎的事情早就来北方很久了,如若不适应,可以派他们去山海关换了冀州军的驻防,让张大帅再带人去,不过我还是觉得,越骑军更擅长于山地战。”
天子说:“既然这样,那就按严爱卿说得来。各位还有异议吗?”
“全听陛下的。”吕伟问道:“只不过,这位带兵的人选,陛下让谁去呢?”
“李志大统领告老还乡,一直都是仇林将军在替他主持禁军。仇林的能力是不错的,臣觉得可以派仇林去。”内阁大学士侯严凯建议道。
吕伟说:“侯内阁,这可万万不可,京城禁军不能无人带领。虽说京城近来安逸,但我们也要防患于未然,陛下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
“让仇兴去!”
朝堂上一片安静,所有人的目光转向了严明。
“仇兴可是仇林的儿子?”
“正是,此人虽是少年,但熟读兵法,常年习武,毕竟出身将门,绝对不失为一个将才。”严明说:“在下虽然只与这位少年见过一两面,但我觉得他是个可以重用的人才。”
“陛下,仇林将军求见。”
“宣。”天子笑了笑:“严大人,我倒是没意见,你还是问问仇将军同不同意吧。”
仇林跪拜天子后,起身说道:“刚才臣在殿外都听到了。臣想说,犬子虽然跟随我上过战场,可毕竟经验不足,此等大战,怎能让他领兵呢?”
“我看仇将军是不想让公子去这么危险的地方吧?”严明说。
“国家有难,当然可以为国效命,可兴儿毕竟年纪太小,他的死活可以不重要,可国家之间这么大的战事,绝对不是儿戏。”
“那仇将军可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推荐?”
“徐冲,徐大帅。”
“在南方,赶不过来。”
“吕鹏将军。”
“正在东海操练海军,也赶不过来。”
仇兴想了想,还真没有可以推荐的人。
天子说:“要不就让仇兴去吧,朕能在他的身上看到仇林将军你的影子,如今危急关头,实在无人可用,还望仇将军能允许。”
“臣哪敢不允许,陛下既然这么说,就让兴儿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