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章 出家回家(2/2)
江德远、江林氏又开心又歉忧,开心的是江顺风可以回家常伴身边家人团聚,歉忧的是江顺风离开生活六年的寺院是否能适应,也觉得这个结果好像他们欠了半瓢寺什么。
本空在众人好生安抚哄劝下,好不容易止住抽噎,擦了眼泪,抹了鼻涕,去大殿跪拜云游和尚拄仗金身像、了慧和尚、三位师兄。
脱了小沙弥服,江德远和江林氏帮他换上新做的衣服,扎上红腰带,戴上布老虎皮帽。
就这样,本空小沙弥变回了江顺风,萌萌的小和尚变回了帅气的小男孩。
赵顺楠、江顺雨走上前,两边拉着江顺风的手,“弟弟,不哭,跟我们一起回家吧!”
赵、江两家向半瓢寺众僧拜谢辞行,本四、本大、本皆送他们到寺门口。
马车缓缓动起来时,大黄狗忽然从寺门口窜出来,绕着三个和尚汪汪叫了一圈,然后追着马车跑去了。
本四说,哎,这大黄狗怎么也跟走了?
本大说,哎,不是说狗不嫌寺贫的吗?
本皆说,哎,难道是师傅说的,缘分尽了,这大黄狗自然就走了?
三人垂头丧气般回到大殿禀告说,“师傅,那大黄狗叫了两声,也跟着本空走了。”
了慧和尚笑了笑,一脸严肃道,“出家人不能养宠物的!”
过了一会,了慧和尚又道,“寺里两只饿鬼走了,以后我们诵完《供养咒》,只弹七粒米就好了。”
江顺风回到了江家,当晚江德远摆了一桌饭菜,请来赵威远一家,两家人坐一起开开心心的吃团圆饭。
因为感觉像是被师傅了慧和尚赶出半瓢寺,江顺风一开始还有些难过,小姐姐江顺楠和小哥哥江顺雨就逗他玩,给他碗里夹菜。三个小孩子在一起,不一会儿就忘记了不开心的事。江林氏、赵林氏有说有笑的照看三个孩子,江德远和赵威远商量起以后孩子成长的事。
两家各担一块,江家负责文,赵家负责武。
江德远负责教三个孩子识文写字,读书诵诗;赵威远常外出,就由镖局的宋师傅负责教孩子锻炼身体,学习功夫。每天早上,由宋师傅带孩子们跑步晨练,晨练结束吃完早饭,由江德远带他们上私塾到中午。午休结束后,继续上私塾,到了下午近傍晚时分,再由宋师傅继续教孩子们。
第二天一早,宋师傅带着三个孩子出城跑步,大黄狗也蹿前蹿后的跟着。出东门,跑到十里亭,休息一会再跑回来。
回程经过半瓢寺,江顺风进寺去看了慧和尚。
本四、本大、本皆正在院中打扫,见江顺风进来,很开心上去摸摸头,捏捏脸。
江顺风跟他们玩了一会,去大殿拜云游和尚拄仗金身像,起身见了慧和尚。
了慧和尚问他回家过得怎么样。
江顺风一下子又哭起鼻涕来,“呜呜呜……想师傅,想师兄们,睡不着,一整晚都睡不着……呜呜。”
了慧和尚笑着安抚了几句,想了想,忽然神色严肃的走到云游和尚拄仗金身像前,持葫芦瓢跪下,“江顺风,你过来。”
江顺风便也拿了葫芦瓢,过去也跪在了慧和尚身边。
了慧和尚便带着江顺风,连诵了三遍《云游半瓢咒》。
诵完咒,了慧和尚道,“出家即是回家,回家即是出家。江顺风,为师让你回家,并不是让你不要继续修行。别人出家修行,你回家也可修行。为师问你,你可愿继续修行?”
江顺风道,“师傅,弟子愿意!”
了慧和尚道,“甚好!那为师接下来说的话,你只可自己知道,不可对任何人言语,包括你的师兄,你的父母,你的家人,你可能做到?”
江顺风道,“师傅,弟子能做到!”
了慧和尚道,“甚好!那为师便传你一套可以在家修行的法咒!”
说完,了慧和尚从袖中拿出一卷纸递给江顺风,正是他自己默下的《入梦术》。
江顺风接过那卷纸,了慧和尚便在像前点了一炷香,“江顺风,给你一炷香的时间,用心去看,速速记下!”
说完,了慧和尚便出了殿,关上门到院中。
院中,宋师傅带着赵顺楠、江顺雨两个孩子在同本四、本大、本皆说话,因为半天不见江顺风出来,进来询问。
了慧和尚笑道,“诸位施主,稍安勿躁,江顺风一会便出来。”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江顺风从大殿中开门出来,将卷纸双手递给了慧和尚。
了慧和尚纳入袖中,笑问道,“可已记下了?”
江顺风道,“师傅,我已记下了。”
了慧和尚又问,“可都记下了?”
江顺风道,“师傅,我都记下了。”
了慧和尚点头说好,心中却有几分惊奇。江顺风平日里背诵经书很慢,这一炷香的时间,应该也就记下了开头两段,今天怎么都记下了?心中虽奇,了慧和尚却也没问。
继续跑,回城路上,赵顺楠、江顺雨好奇问,弟弟,老和尚问你记下什么了呀。
江顺风想了想道,“师傅说,出家即是回家,回家即是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