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九十章有些人是不能得罪的

第九十章有些人是不能得罪的(1/2)

目录
好书推荐: 驭房我不止有问心术 我妹妹在万界氪命 大内天魔 红楼中的路人 绝世名伶系统 宇智波家的肉装剑士 落霞余辉 火影:我宁次绝不下线 跳维时刻 来自远方的守护者

  第九十章有些人是不能得罪的

  “这怎么可能?”

  金梯书院从成立到现在这才几天?按照一般私塾,他们连《三字经》还读不了几段,怎么可能学会写字?

  卢象升也是从科举这条独木桥上,冲破千军万马杀出来的正牌子进士,对于如何读书,如何育人有着深刻的体会。

  明朝蒙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一到两个时辰。学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两到四时辰。

  明朝的幼儿们,比后世的孩子要幸福多了,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是在嬉戏。学习上课的时间很少,作业也很少,或者没有。

  一次授书的内容并不多,像开蒙的时候,一般就是十个字左右,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一次授书的内容。

  一天的学习内容,最多不超过几十字到一两百字之间。

  古代文人能背过多少字?一般在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之间。大家都听说过茅盾能背《红楼梦》吧?随便打开一页,他都能背下去。

  卢象升也会背书,首推十三经。这是科举要考的。八股文是从十三经中随意抽取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就以此为题作文。

  十三经多少字?据南宋郑畊老统计,《周易》24207字,《尚书》25800字(近人黄侃除去伪古文,则17925字),《毛诗》39224字,《周礼》45806字,《仪礼》56115字,《礼记》99020字,《左传》196845字(孔子春秋本文18000字),《公羊传》(清阎若琚统计)44075字,《谷梁传》(清阎若琚统计)41512字,《论语》13700字,《孝经》1903字,《尔雅》13113字,《孟子》34685字,《大学》1753字,《中庸》3568字,共计641326字。

  卢象升是五岁启蒙,学完三百千,开始接触《论语》已经九岁了,他是当年江西有名的神童,然而,他写第一个字的时候,已经六岁了。也就是他是启蒙一年多才开始学写字,普通孩子怎么可能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内学会写字?

  全旭走到大车前,打开一个大箱子,从中取出一支粉笔,拿到卢象升面前:“卢大人,就是因为这个!”

  卢象升接着粉笔,微微一愣:“这是石灰?”

  “这是粉笔,用石灰制成!”

  “粉笔,可以写字!”

  “自然!”

  全旭开始在卢象升面前卖弄他的粉笔字,事实上粉笔字虽然不像毛笔字一样难练,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在后世有些老师写的粉笔字,只能勉强说可以认识,谈不上美感,可是全旭可是从初中、高中包括大学,一直负责写黑板报,依靠的就是他超强的粉笔字基础。

  一张小小的黑板,全旭轻松写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这十六个字。

  卢象打量着全旭的字,准确的说,全旭的字就是普通无奇的宋体字,但是与印刷宋体字还有一定的区别,反而更接受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也就是方正、光洁、大小齐平。

  卢象升点点头道:“不错,不错!”

  杨陆凯看着卢象升的手指冻成变得通红,他却仿佛未觉,就上前:“大人,全公子还冻着……”

  卢象升伸手道:“里面请!”

  全旭跟着卢象升进入客厅,里面摆放着两个火盆,虽然不是温暖如春,比外面的空地上感觉舒服多了。

  全旭拿着一只黑板擦,将小黑板上面的字全部擦掉:“卢大人,我用粉笔教授学生识字,让学生用粉笔练习写字,只要他们掌握了读和写的基本功,就可以发给他们笔墨纸砚,练习书法了!”

  卢象升点点头,他是大名知府,虽然每天需要处理很多公文,可事实上,远远不如在读书的时候写得字多,反而要少很多。

  虽然少些,可是每个月耗费的笔墨纸张,仍旧需要两三两银子,当然,卢象升使用的墨是上好的徽州松香墨,价格贵一些,可是练习写字的时候,学生用的墨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也是地方经费开支最大的一个环节。

  像大名府对府学生员发放的每月廪米六斗,一个月支出也就是二十四石米,一年下来,就是二百八十八石,但是支出最大的一部分,反而是笔墨纸砚之类,生员们需要自讨腰包,反而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可是,石灰便宜啊,一斤墨可以买大车石灰。

  只是,卢象升拿着粉笔刚刚接触小黑板,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他稍微用了一点力。

  “咔嚓!”

  粉笔直接断成两截,卢象升有些尴尬的望着全旭。

  全旭解释道:“这个粉笔,使用方法用毛笔不太一样,应该这样!”

  全旭早已看着,卢象升还是使用毛笔的方式拿着粉笔,不断才怪。

  经过反复练习,卢象升终于可以用粉笔写字了,他笑眯眯的道:“好,好,这个粉笔实在是太好用了!”

  卢象升看着礼单上的四千八百斤麦子,脸色一沉:“你这是什么意思?”

  全旭道:“卢大人,这是全某托人从农家那里换来的精良麦种!”

  全旭示意袁世卿拿过来一些。

  果然,卢象升看着麦子欣喜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