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绝不能吃人(2/2)
在宋朝以前,夷陵一带的居民都被外人视为夷蛮之族,居不盖瓦,病不求医,死不入葬。而方隐仙一家虽然是外来氏,但也只能入乡随俗。现在所住的茅草屋,就是顺从夷陵风俗而建。
此时茅草屋前,已经或坐或躺数百人,均着等着他们的里正回来解决问题。
太平溪乡里远离官府牍令,基本不见差役行走,里正则成了四里五乡的唯一事务决断人,而做为四乡五里唯一读书人的里正在各户民心目里,里正就是代表着权威与政府。
方隐仙与绿茗走到茅草屋前,看着屋前那群几乎就要饿死,却在门前等他来归来解决麻烦的茶户,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方隐仙趋步扶起一个坐在井前的老者,口里说道:“六爷,快屋里去,屋里喝水,大家都屋里喝水啊。”
周围数百名茶户或坐或卧,个个饿纹深陷,两眼青光。所有人都盯着六爷,看六爷怎么个说法。
六爷挣扎着从方隐仙手里挣脱,喘着气,手紧拉着方隐仙的衣裳,一字一字道:“里正爷,您既是我们的东家,也是我们的里正爷,我们一直来都很感激你们方家的呐。”
方隐仙连应惭愧,拉着六爷就要往屋里去。
六爷死也不肯起身,而周围的数百茶户却只是盯着六爷。
一名饿纹贯耳的汉子爬了起来,有气无力向六爷说道:“六爷,您就跟里正爷直说吧。”
六爷双手拉住方隐仙的衣襟,抽着鼻涕:“里正爷,这事情是这样的,咱东西溪乡里有一百三十五户三百八十九丁口,黄牙小童未饿死的还有七十二丁……”
六爷说到这里便再也说不下去,而这里人群里几名妇人‘哇’的便大哭起来,饿得无力,哭声也显得上气不接下气。
经她们一哭,所有妇人都亡命地哭嚎起来。几名妇人边哭边喊着:“儿啊。”
汉子们也在偷偷抹着泪,所有人都坐在地上,抱头压着嗓子哭泣。
抓着方隐仙衣襟的六爷也呜呜地哭了,声音像夜猫子啼叫般。
站在方隐仙身旁的绿茗也跟着大伙一同抹泪哭了起来。
六爷继续说道:“这七十二丁小童,我们打算溪东与溪西互换……”
听到这里,方隐仙已经猜到所有茶户的想法,抓住六爷那枯瘦的大手:“你们想吃孩子?!”
六爷松开了抓着方隐仙衣襟的手,哭着坐在地上,狠狠捶胸,大骂着自己这身老骨头,诅咒着上天如此对待民众,却不敢再望方隐仙一眼。
早在历史里见多了人相食或易子而食的字眼,却从没想到自己会处身这种境地,会面临着不食人则无法生存的惨况。
“我们再上山找找,就算一同饿死,也绝不能吃乡里自家的孩子!”方隐仙眼眶红着,知道这些人既然已经上门来,便已是铁了心要自己应下这事。
绝不能让这惨剧发生在自己身旁!绝不!方隐仙耳旁哭声不绝,脑海里忽然闪现出身后南坡那片开花的竹林。
刚才叫六爷直说的那名大汉,抹着眼泪站起身来,挪了几步,跪在方隐仙身前:“里正爷,我溪东乡的孩童,在这月里已经饿死一半,横竖是个死,才想这样来做。挨过这一阵,咱太平溪的壮丁还在就不怕没活路啊,里正爷,您不开口,我们这事没法办啊。里正爷……”
大汉抱着方隐仙的双腿,嚎陶大哭着。
这不耍赖吗?尽掂记着自家孩子那块肉。方隐仙想笑又笑不出来,胸里像是横着一块梗,堵得发慌。
方隐仙想起方才下山时那片开花的竹林,脑海里一千年来的记忆意识,清晰现出竹花的功用。
竹米!
方隐仙在大汉的哭声里,猛然惊醒,竹米啊!
太平溪南坡上的竹林数十年里才种下长成,六十年前一名客居太平溪的牙商爱竹如命,把整个南坡种遍了毛竹。
此时这片牙商六十年前种下的竹林,正无论粗细老幼正在开花着。
方隐仙想着这事儿,向抱着自己大腿的大汉说道:“马大叔,换孩童的事,咱们想都不要想。咱上山去,有吃的!”
方隐仙拉开马大汉,扶起六爷:“六爷,我带大伙一起上山,咱采竹米去!”
绝不能吃人!绝不!
-----------------------------------
新人新书,要多点多推啊,各位老板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