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决定卫氏朝鲜命运的对话(2/2)
一位方士道:“陛下诚心求仙,仙人若知,定亲身相来!”
“希望如此吧……”天子有些垂头丧气的道:“只是希望仙人不要认为朕德行菲薄,就不来见朕了……”
霍子侯听了有些无语,他实在不明白,为何一碰到仙人,长生这个话题,天子智商就好像生生的降低了一大半。
他扫了一眼那个方才说话的方士。
这个家伙他认得,就是现在方士们的领袖,忽悠大王公孙卿。
“这个家伙贼眉鼠眼的,当真让人看了好生厌恶!”霍子侯嘀咕一句,把头扭向一边看向大海,仿佛再看那公孙卿几眼,他就要崩溃了。
其实,公孙卿长的还不赖,以这个时代的观点来看,也属于美男子了,更兼气质中隐约有些让人感觉神秘,更是为他增添了些优势。
不过,一个人若是讨厌起另外一个人来,是任谁也扭转不过来的。
“我得加快速度了!”霍子侯现在那本洪荒流一直是断断续续的在写,刚写到鸿钧合道。
“接下来就是三清证道了……”霍子侯心中盘算着:“现在来看,光是这样还不行,还不够吸引人,我得给三清安个世俗的身份……”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天子喊他了:“子侯过来看看……”
“诺!”霍子侯赶忙过去,走到天子身边,天子回过头,拉着霍子侯就往山上走,还命令下人不许跟上去。
这跟封泰山时的情景一样,是一种荣誉,也是天子在向所有人表明他对霍子侯的喜爱已经不是寻常意义上的那种君臣关系,而是更像父子多些。
要知道,封泰山,在理论上只能是天子以及储君有资格上去……
倘若霍子侯姓刘,那么当今太子就该要读不下书了……
君臣两人登上山巅,静看潮起潮落,良久,天子才回过头来,对霍子侯道:“子侯,你看到了吗?”
“什么?”霍子侯有些疑惑,不太明白要看什么。
“卿忘记了朕在泰山上说过的话了吗?”天子有些失望的道。
“绝对没有……”霍子侯赶紧道,同时在心中全力回忆起来。
记忆渐渐清晰了起来,泰山之上,绝顶之峰,那山风吹在年少的霍子侯身上,吹的他的冕服,鼓鼓做响,琉板上的珠子也不停的晃荡。
天子的声音在耳边低语着:朕以渺渺之身承至尊,兢兢焉唯德菲薄……且夫圣王践位,岂特委琐龌龊,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必将崇论宏议,以为万世规。故驰聘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二地。《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内,八方之外,侵淫衍溢,怀生之物有不泽者,贤君耻之……
“怀生之物有不泽者,贤君耻之……”霍子侯手指微微颤抖着:“**之内,八方之外,侵淫衍溢……好大的志向啊,现代的愤青也不过如此吧,这个志向比起屠日灭美,恐怕更加宏远!”
这是什么意思呢?
可以说,当日泰山上天子祷告的前半段说的是他为什么要罢黩百家,独尊儒术,更改革官职,锐意进取,因为他要为后来一万世订立规矩。
然后就是说他的理想了。
很直白,很浅显,当今天子竟然想要**之内,八方之外,侵淫衍物的一切生命,都全部归纳于大汉帝国的统治下。
他要让他的阳光雨露,滋润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生命上……
这理想,这志愿,就是日后的日不落帝国也从来没做到过啊!
那么现在天子为什么又旧事重提呢?难道是?
霍子侯顺着天子的眼睛看过去,在海的那边,是朝鲜!
“陛下要取朝鲜?”霍子侯试探着问道。
“善!”天子点点头说:“朝鲜不臣已久,朕忍其良久,当此匈奴暗弱,大汉边防稳固之际,朕如不取,恐子孙后代悔!”
天子笑着从自己的腰间抽出佩剑,晚霞中寒光闪烁着妖艳的颜色,一时竟映花了霍子侯的眼。
“大丈夫率师伐国,一言兴灭他国!如此快意人生,朕才觉不虚此生!”此时的天子才是真正的天子,才是那位大汉世宗孝武皇帝!先前种种,皆不过是他的一个侧影“且朝鲜自有其取死之道……不臣中国,不服朕令,自铸铁器,构筑城池,威逼真番,扶于,窃朕权柄,简直罪无可赦!撮尔朝鲜,想干什么?莫非要取中国而代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他真当朕眼睛瞎了,耳朵聋了吗?”
霍子侯心中一惊,他几乎以为眼前这位被穿越者附体了。
“现在所缺者,一个借口而已……”天子笑着说。
霍子侯知道,朝鲜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因为当今天子决定了的事情,就绝对不会再更改了。
明年,硝烟就将在这里点燃。
不过历史上朝鲜战争牵扯了大汉太多的精力,以至于给了匈奴喘息的机会。
既然如此,那么就该要速战速决,一战而下!
-0-0-0-
注:碣石现在已经沉没在大海了,而它到底在那里,这方面的记载文献太混乱了,各说各话,难以查证,我就以它在山海关附近吧
今天这一节,更晚了,抱歉ING,主要查资料,花费的时间太多了。
恩,明天补更一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