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2/2)
“十万足以应付了,剩下的那些就算不能发挥战力,总是能起到些作用。”李尹点头道。
“太子,所谓兵不在广而在精,将不在多而在勇。不能发挥战力的士兵强战场白白牺牲性命不说,说不定会连累他人,总是不妥。”李继不客气的指教道。
李尹一副受教的样子:“嗯,李大人所说很是有道理。”
就在李尹他们积极训练水军的时候,曹彬也在做着准备,唐宋两家都知道这将会是一场大战,所以赵匡胤又派出亲信慕容彦召以及大将潘美到了宋军大营协助曹彬,虽然两人较曹彬官职高,但三个人都是赵匡胤信任的人,一起合作多年,亲密无间。两人到了荆州就跟曹彬商量起了进取武昌的事情。
两人的到来自然很快就被李尹派出的探子得知。得到消息的时候李尹肯定的说道:“这几日他们肯定会有什么动作。韩将军,你要有所防备。”
英恭声应道。
“欧阳得。”
“末将在。”欧阳得听见李尹叫自己赶紧前。
“我给你五万军队,从陆路向西,过洞庭湖之后安营扎寨,若是他们出动军队,营寨就会空虚,到时候你见机而作截他后路!”李尹吩咐道。
这是李尹第一次给自己这样重要的任务,欧阳得一时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立即保证完成使命,王猛点兵五万给他,欧阳得去了。
欧阳得走后,李继疑惑的问道:“太子殿下,欧阳得他会成功吗?”
李尹说道:“欧阳得在吴越身为大将多年,而且与南唐也屡有交战,并不落在下风,应该可以顺利完成使命?”
李继见李尹这样说也就不再多说,这也只能等待结果了。
果不出众人所料,曹彬三人在作出周密的部署之后,留下潘美带三万军队守营,慕容彦召与曹彬起大军二十余万乘船南下。宋军部分水军是荆南王高继冲降卒,大部分战船是从荆州原有战船,船身牢固,兵士精习水战。这也是当时李尹迟迟不肯出兵南平,最后被赵匡胤夺了先机,收服南平的原因。
话说李尹他们探知消息,命令韩英起兵准备,本来南唐军队就比宋军少些,又被欧阳得带走了许多,就显得兵力有些不足。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像李继说的,他们不谙水战,勉强了船说不定也是累赘。
不过韩英倒是不很在意,兵在精而不在广。他相信经过自己这些天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曹彬也不是浪得虚名,只见成百千只战船齐齐整整,极为有序,浩浩荡荡向武昌方向开来,一场大战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