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节:永结友邦(2/2)
校场里。魏征与樊聪已经斗了数十回合,两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关系到国家荣誉的比试,因此谁也不敢大意。
魏征赤手空拳,双掌挥出七道掌影,如虚如幻。面对漫天的掌影,樊聪以实击虚,长剑疾刺而出,每一剑刺出,魏征的掌影就会消失一道。
虽然掌影被破,但魏征并未就此收手,而是更快的攻击。精妙的招式层出不穷,打到酣处,人凌空而起,头下脚上,双手交错下击,劲风呼啸而出,威猛绝伦。
樊聪滴溜溜的转动着身子,顿时,在他的身旁形成了一个气旋,人也跟着呈螺旋状飞起来。剑演“直捣黄龙”之式,人剑合一地刺向正扑下的魏征。
魏征虽然是居高临下,占尽了优势。但俗话说“物极必反”,所以,当樊聪用人剑合一攻击他时,他是最不利的。
看清了樊聪的剑式,魏征不慌不忙,人在空中强行转动身子,使出了“云龙三现”之高绝的轻。
所谓“云龙三现”。也就是在空中可以转折三次,据说,这种夫乃是昆仑派的镇派绝学。绝非常人能学到的。魏征在危急关头使出此等夫,正好化解了险情。
魏征转到樊聪的背后,疾探右手,一招“顺手牵羊”抓住了樊聪的后领子,不给其反抗的机会,劲气透过衣物,点住了樊聪的道,然后提着樊聪飞身而下。
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也太让人接受不了。明明是魏征身处劣势,可结果却是樊聪失败。
“樊护卫,魏某得罪了。”回到地面时,魏征就解开了他的道。
樊聪虽然战败,但并没有就输不起。大度的道:“魏大人,在下输得心服口服,还得多谢魏大人手下留情。”两人客气了一番,回到各自的阵营。
张仲坚显然是有带内不服气的道:“皇帝陛下,贵国可是人才济济啊,一位文官居然身怀绝技。”
“国王阁下不是也身怀绝技吗?风尘三侠客可是赫赫有名的哦。”贺兰临天不知是在恭维张仲坚,还是在赞扬自己的大臣李靖。
张仲坚顿了顿。说道:“皇帝陛下,后两场的比试能不能稍作改动?”
“改动?阁下要怎样的改动。”临天饶有兴趣的道。双方大臣也被勾引起了兴趣,不由齐望着张仲坚。
张仲坚见自己成了焦点人物,呵呵笑道:“皇帝陛下,你善骑射吗?”
听了张仲坚的话,中华帝国的大臣们突然在心中兴起一个想,那就是他们与皇帝相处了这么久,却从未见皇帝骑过马,更未见到皇帝摆弄刀,枪,剑,等等。现在经张仲坚这么一提起,内心之中倒十分想知道皇帝会不会这些,他们想知道自己的皇帝是不是万事俱通。
贺兰临天虽然不知道张仲坚为什么这样问,但他可以肯定这跟接下来的比试有关。于是他先没有回答张仲坚的问题,而是对程咬金道:“程爱卿,你说朕会射骑吗?”
程咬金这个家伙此时吃得正欢呢。皇帝的问话差点使他当场呛到,努力咽下嘴里的美食。说道:“陛下是神童天子,当然万事俱能了嘛。不过,臣倒希望陛下不要什么都会。”
天,他这是什么话,希望自己的皇帝无能,有像他这样的臣子吗?
贺兰临天哈哈笑道:“你为何回有如此想啊。”
“陛下,您想嘛,您要是有不会的时候,臣就可以为您立了啊。俺是陛下的臣子,自然是想为陛下立的。只是,陛下天纵英才,臣总找不到立的机会。”程咬金一副委屈的样子,逗乐了众人。
程咬金的话说得虽然是有些俏皮,但仔细想想就会明白他的一片苦心了,他对皇帝的关心可谓是到了无已附加的地步,在他的心里,皇帝是无所不能的,但是,皇帝也是人啊,不管怎样的聪明,总有累的时候吧,程咬金就是想到此点,才故意说出那样的话来。而贺兰临天也是懂得程咬金的话意的,因此对他说道:“程爱卿,朕也不是什么都会,所以,你的立机会来了,下一场的比试,你就代替朕出战吧。”
贺兰临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想通了张仲坚的话。张仲坚起先的问题,无疑是想跟贺兰临天亲自交手。
果然从张仲坚那里得到了答复,但贺兰临天决定让程咬金出战了。
校场战鼓隆隆,骏马长7,人声鼎沸。程咬金跟张仲坚端坐在马上,手挽强弓,双眼紧盯着悬挂的铜钱。原来,他们是要进行一场飞马射铜钱的比试,这不仅仅是考验箭,而且还是考验他们的驾马,以及应变能力,确实难啊。
本着来者即是客的原则,张仲坚要射,。拍马飞驰在校场上的张仲坚,身体后仰,拉弓搭箭,一式“回头望月”,箭如流星划过空际,发出利耳的破风之声,细箭不偏不依地穿过铜孔,余劲未哀,从第二个铜孔里穿过。
“好”校场内的人都为他精妙的箭报以欢呼声和掌声,张仲坚拍马继续飞驰。连发两箭,两支箭羽首尾相连。这有一个说,叫做“二龙戏珠”,眼看前面的那支箭羽就要穿过铜孔,突然异变发生,后一支箭约向上加速射向悬挂铜墙钱的细线,就这样,两箭几乎是同时命中目标,丝断箭过,铜钱掉在地上发出当的声音。
“哗……”掌声经久不息,张仲坚满意地回到座席上,且不提。
轮到程咬金骑射了,他骑着一匹满身红色的战马,身着紧身软甲,赫然火德星君下凡。
程咬金对座下战马大喝一声“烈焰,冲啊!”战马似乎懂得他的话意,前蹄高扬,恕,嘶狂叫,闪电般地奔出。当奔出上一段路程时,程咬金做了个“金鸡独立”的姿式,反手拔出背后的箭羽,满石射出,速度太快了,以至于在空中留下了一道残影,毫无疑问,箭穿孔而过。
烈焰在继续飞奔,程咬金反转身子坐在马背上,以脚为支撑点抵弓,拔出两支细箭搭上同时射出两箭主平行线状飞过,带着呼啸的劲风。
一箭射丝线,一箭穿孔而过,跟张仲坚的射可谓是异曲同工。
这一局以平局算,双方自无异意,第三局最关键的一场,但不管结果如何,中华帝国是不会败的。
张仲坚对第三局又提出要求,客人既然有变,作主人的自然是尽量满足,正所谓“主随客变”嘛。
张仲坚总想跟贺兰临天亲自比一场,于是提出拼酒的要求,这倒是让人觉得意外,不过,他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拼酒,就算赢了,好像也不武吧!
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试开始了,主角是两个国家的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