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1/2)
会推阁臣一事终于落下了帷幕,钱谦益虽然说如愿以常的当上了内阁大臣,但经过温体仁和周延儒弹劾一事,钱谦益的声望确实有所下降。.26dd.Cn还有就是温体仁和周延儒虽然因为弹劾钱谦益而得罪了整个东林人士,皇上却没有怎么怪罪他们二人,这样,朝廷的局面就有所微妙了。
虽然皇上放过了温体仁和周延儒二人,却不代表东林大臣放过他们,几天之后的早朝,东林人士就开始发难了,御史毛九华上疏参奏温体仁曾刊印献媚于魏忠贤的诗册,御史任赞化攻击周延儒收受贿赂,夺人田产。
崇祯皇帝看到这些奏章,头都大了。这些朝臣怎么就不知道团结,非要斗来斗去,这些该死的官僚!你们不是要斗吗,好啊,改明我让你们斗个痛快!
崇祯皇帝再次召集群臣,命毛九华,任赞化与温体仁,周延儒对质。
温体仁,周延儒似乎早有心理准备,温体仁当下出列侃侃而谈:微臣若有颂魏之诗,必定手写呈送魏阉,万无木刻流传的道理;即使刊刻散布,流传必广,为何这些时间以来无人论及,臣请陛下传旨严纠刊刻之人,问诗从何来,则真伪立辩!
崇祯问道:毛御史,诗册从何而来?
“臣八月出巡途中所买的。”
“八月买的?八月买的为什么现在才来弹劾?”
“臣十月间奉旨考选,因而延误。”
温体仁当即抓住漏洞,反驳道:臣参奏钱谦益在十一月末,而毛大人参奏臣在十二月,他既得诗集,何不具疏微臣,而只在条陈疏末,单指臣名。种种动机,已自毕露!
崇祯皇帝见毛九华言辞闪烁,知道这个毛九华是理屈词穷了。东林啊东林,你说你要弹劾人家,就把工夫做足啊,现在倒好,告不倒温体仁,你毛九华要陷进去了。真是一群笨蛋啊。
这下好了,别说温体仁了,现在你们是周延儒也告不倒了,圆场面的事情就交给内阁了,崇祯皇帝打定注意,便向韩犷问道:韩阁老,你有什么意见?
韩犷老成持重,素有公心,听到皇上叫自己,便出班奏对:皇上,温大人平日清慎自守,素有清名。只因会推一事,愤激过当,至犯重怒,所以群臣弹劾于他。
温体仁一副受了诬陷的样子,忿忿的说:臣在朝三十余年,无一字挂人弹章,只因弹劾钱谦益,攻者四起,凡可杀臣,逐臣者,无所不至,难道一人之身,贤奸差异如此之大?!
温体仁这些话,摆明了要和钱谦益一干人等斗争到底,决不妥协。崇祯皇帝这个头痛啊,在崇祯看来,现在还是维持平稳为重,不能再让这帮朝臣斗来斗去了,这件事情现在有个结论了。
崇祯皇帝下了断语:好了,毛大人,你不要拿这些无凭无据的言语来弹劾朝廷重臣了,还有任大人,你也不要在弹劾周大人了,会推既然已经结束了,这些事到此为止。你们谁再也不许此事。还有,诸位大人,都是大明王朝的柱石,现在大明内忧外患;诸位大臣,一定要团结,不要在私下搞一些小动作,要搞大多数的团结,不要搞小帮小派。好了,今天朕累了,没有别的重要的事情就退朝吧。
温体仁,周延儒弹劾钱谦益;毛九华弹劾温体仁,任赞化弹劾周延儒的事情,都被皇上重重的拿起,轻轻的放下。这下,朝臣们都弄不清皇上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在这场斗争中,皇上的态度不明,,你说皇上倾向东林,好象不是这么回事,要是皇上真的倾向东林,那就不会任由温体仁,周延儒弹劾钱谦益,反而回千方百计的维护钱谦益;要说皇上倾向温体仁,周延儒,那也不对,如果是那样的话,钱谦益根本不会担任阁员。
一头雾水的大臣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朝着午门走去。钱龙锡,李标,刘鸿训,王祚远,孙承宗,韩犷,钱谦益等内阁大臣回到值房,就今天的事情议论起来。
钱谦益一脸不忿,道:这些阉党余孽,欺君罔上,真是可恨啊!
成基命安慰道:钱大人,不要为这些宵小所烦恼,当今天子圣明,断不会相信这些流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