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不明不白进牛棚(2/2)
“我是比贫农还要贫苦的佃农出身。”
还是那个扎羊角小辫的女学生说道;“你不老实,你是地主的儿子,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
那个男的红卫兵就带头振臂高呼起口号:“打倒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浦小三子!”
这群红卫兵跟着也喊起了打倒浦小三子的口号。
浦小三子连忙向大家说道:“红卫兵小将,你们搞错了,肯定搞错了。我浦小三子怎么成了地主的儿子?我是上海解放前,在老家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不得不从苏北逃荒讨饭来到上海------”
“我们革命小将眼睛雪亮,绝对不会搞错!”有一个学生说道。
“浦小三子,你还不老实,还敢狡辩------”
“不要同他多说什么,拉出去游街!”扎羊角小辫的女学生下了命令。
这些红卫兵小将,不由浦小三子分辩曲直是非,就将已经准备好纸做的高帽子给载上,写着打倒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浦小三子的纸板牌子往胸前一挂,给推攘着到镇的街道上游斗了一番。
这些小将们在游斗中,一路走着一路还唱着革命歌曲,又连连的喊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革命口号。
第二天,还是这批红卫兵,来浦家进行抄家,可是没有抄到什么关于四旧的东西,只抄出一本《三字经》、一本《百家姓》,说这就是四旧,梦想复辟的证据,当场烧毁了。
这个镇上学校里的红卫兵司令部,派人到水生和秀梅的工作单位去串联,下令停止了这两人的工作。还将波涛、波浪定为地、富、反、坏、右的子女,是黑五类,也被停了学。
又隔了一天,这些红卫兵又来到浦家,在大门上贴上了封条,封了门,把一家大小扫地出门,送到了附近农村一个大队的养猪场里,叫做关牛棚,监督劳动。
说到这里,黄江就以怀疑的口气问道:“爷爷,浦家不是的的确确的穷苦农民出身吗。老太爷在前几天讲家史时不是讲得非常清楚的吗,为什么在特殊时期时就讲不清楚了呢?”
水生就说:“什么叫内乱,就是国家内部乱到了极点,是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如果谁被怀疑上了,根本没有让你说清楚,解释的机会,或者余地。”
“那么接下去怎么样了?”莲萍问道。
“后来学生红卫兵复课闹革命,大部分回到学校里去了,社会也实行了军事管制。但是社会并不因此而稳定下来,而是越来越乱,乱到了极点。”爷爷说道。
奶奶就说:“这时,我们一家人在养猪场里就没有人管,也没有人问,倒反而自由了一些。”
“我就跑到公社里找到了军管的解放军,把我们家被红卫兵游斗、抄家,而且家门被封,全家被扫地出门,送到大队部的养猪场里监督劳动的事情说了一番。解放军就问我红卫兵为什么这样做?我就把我家的家庭成份被搞错了一事说了个清楚。”水生说道。
奶奶接着就说:“后来解放军总算还是负点责任,派人到老太爷的老家去调查清楚后,我们一家人算是被放回了家,仍旧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
莲萍还是搞不明白,这些红卫兵当初为什么会这样做?
爷爷就说:“后来解放军总算把红卫兵当初的做法找到了原因。”
“什么原因?”莲萍问。
爷爷继续回忆着说:“这些小将里有一个学生是波涛的同学,平日里在交谈家庭情况时,波涛曾经对他说过,解放前浦家的祖上四个人在老家种过六十来亩田。特殊时期来了,这些造反的学生就进行推测,一亩田至少可以打一千斤粮食,六十亩就是六万斤。这不是地主是什么?现在说是贫农,这不是隐瞒家庭成份又是什么?这地主家庭出身不正是斗争的对象吗!”
“就这样那些红卫兵就对浦家采取了革命行动。”黄江下了结论。
“是这样。像这样的事情,何止是我们浦家一家。全国生的冤假错案不知道有多少件。”爷爷说道。
“我们家人在那牛棚里关了足足有半年之多,吃了多少苦头,蒙受了多少不白之冤。”奶奶是非常气愤地说。
“这也太随便了一些。怎么可以这样做呢?还讲不**律,有没有法律!”莲萍也很气愤地说。
“那时已经没有什么法律不法律,否则怎么说是一场内乱呢。”黄江说得非常正确。
“就凭这些学生胡乱推测,就把我们一家人不明不白地关进了牛棚,真的太冤枉了。那么这个事情最后是怎么结论的?”莲萍又说。
爷爷就说:“最后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了了之。”
“怎么可以这样,太气人了!”莲萍说道。
黄江就说道:“莲萍,回忆那些年代的故事,我们不是生闷气,不是说受了多少冤曲,而是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要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法律意识,大家要依法办事。”
“这个特殊时期无论如何不能再来第二次!”奶奶是深有感触地说着。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