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炎汉安汉初定名,志士勇士新投奔(上)(2/2)
安汉城内,一时之间各种军政举措繁多。值得一提的是,大将军力排众议,还是对内宫编制进行了大幅精简。一下子裁掉了五分之四的宫女,放出将近二千人,只保留不到五百人。这样的精简幅度,可谓旷古未有,英明绝伦。放出去的都配给将士为妻,剩下的五百人也不是无所事事白耗供给,她们都在蕙娘的带领下从事纺织生产,为各营官兵缝制军服。此后一直形成一个传统,内宫事实上变成了“军服生产总厂”,生产效率高,规格统一,保障了炎汉军队的军服质量。
赵矜对炎汉军队再度进行整编,为便于作战时号令统一,明确了各将军的部属。赵矜自己的直属部队整编为“虎贲”,共有千骑,任命何磐为虎贲中尉、鹿祥为虎贲卫尉,两个人一个勇猛一个仔细,共同率领虎贲,可以互补。女军整编为“缇骑”,共有五百骑,任命许妤为缇骑都尉。至于姚蛮子,因赵矜下一个计划攻取的目标是伏尔加河以东诸国,令李荼、萧銎为此做准备,就把姚蛮子拨到李荼麾下,充实其力量。
何安平率领一支人马赴安汉以南查看地形,一直来到里海北岸的沼泽地上。经过一番斟酌,何安平提出在安汉城的东南面设立泽州、西南面设立赞州。泽州建在沼泽地边缘,扼乌拉尔河下游,在战略上可以防止敌军偷渡乌拉尔河袭击安汉;在经济上可以作为河港,通里海沿岸诸港,分流一部分安汉的货物。赞州建于伏尔加河口以东,距离已被焚毁的沙莱城不远,在战略上可以控制伏尔加河入海口附近的一段,拱卫安汉;在经济上可以替代沙莱城的作用,在周围丰美的草原上牧养牲畜。
赵矜遣使告知何安平,完全同意他的意见,即委任他全权负责建起泽州、赞州二城,经略安汉南方。于是何安平因地制宜,指挥人马用泥土筑起两城雏形,今后陆续加固扩建。
自从开春以后,被俘的东斯各国贵族陆续有家人前来赎回,赵矜敲了不少金银。这一天立陶宛大公国的君主特尼欧塔大公亦派人前来赎取优蒂塔与库雷法鲁。赵矜心想:“优蒂塔这**很上品,而且越欺负她她就越开心,大合我意,真不想还。库雷法鲁就罢了。”于是赵矜令人押回正在泽州做苦力的库雷法鲁,交给使者:“你们大公太小气,这点赎金,只能赎这个男的。女的不给!”使者见这位大将军一脸蛮横,不能讲理,只好先认领了库雷法鲁,回国禀告大公去了。
再说北地情形。齐劲、鹿祥、刘商、古卢腊牟安定了北地之后,皆领兵回归安汉。赵矜要向北地派遣治理官员,但是文官奇缺,无人可派。赵矜只得先派两个比较有文化的将军:林宓、葛里申,分别驻守斡伐鲁与叶雷思二城,暂时总领北地事务。好在北地民风朴实,倒也不难管理。
最紧要的,还是东面。金帐汗王默阔帖木儿远征印度,虽然遥远,迟早总会回来,估计现在就已经在回归的路上了。还有汗国留在中亚的人马,可能会先行前来攻击安汉。因此安汉东面的压力十分沉重。赵矜放心不下,待城中重要事务理毕,即亲自出发,点起虎贲八百、缇骑二百、各营骑兵二千、步兵六千,引何磐、鹿祥、许妤、刘商、高敬和、史逞、安丰、素迷独、呼合珥等诸将,来与乌达所部汇合,共同准备抗击蒙古军。
赵矜统领人马,出安汉城,向东南方向行了将近五百里,渡过乌拉尔河,再向东行八百里,进入苍岭丘陵区,再行约四百里,到达苍岭关选址。乌达所部五千余人,冬末之时已赶到这里抢筑关塞,赵矜来到时已是农历四月,苍岭关已经建好了一大半。赵矜即吩咐后到的部队并力建筑,及早完工。
苍岭正当传统的里海北岸商路,商人往来中亚与东斯地区往往经此;但若是军队,就不一定非要从苍岭经过,可以贴近里海行军,穿过荒漠、沼泽,越过乌拉尔河,直袭安汉。那么,义军为什么还是选择建筑苍岭关?
原来关隘的意义,并不是扼死所有通路,就像潼关、山海关那样地理形势极其优越的著名关隘都能被绕过,虎牢关、汜水关、娘子关、居庸关、嘉峪关、玉门关等,无一不可绕过。关隘的主要意义,其实不在于挡死通路,而在于牵制和威慑——牵制敌军主力,若敌军主力敢于绕过,则威慑其后路。
成吉思汗的军队攻打金朝,曾被潼关长期牵制,寸步难行。清朝初年皇太极胆敢率军绕过山海关进攻北京,是为险棋,若明军指挥得力,清军完全可能被切断后路,匹马无归。可惜的是,明军指挥混乱,竟致覆国!
因此赵矜总合看史书、兵书的心得,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一方面建筑苍岭关,一方面也在乌拉尔河边建立泽州,既做好以雄关抗大敌的准备,也防止敌军绕过雄关搞偷袭。
苍岭地区远离繁华地带,人烟十分稀少,到处是山鸡、松鼠乱蹿。炎汉军队在这边挑石荷土,筑起要塞,从此以后,该地区才有了一个人类的定居据点。
(待续本回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