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房氏兄弟思乐土,马可波罗返故乡(上)(1/2)
玄黄二年春节这天,正当赵矜于安汉城中检阅人马、接见外国商人之时,在全欧洲最大的城市——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一条繁华街道上,正漫步着一队外国商人。
君士坦丁堡扼着地中海至黑海的咽喉,又是亚洲与欧洲的交界,自古商业发达,出现外国商人自然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但是这一队商人,却颇有些特别之处。
他们之中为首的三个人,头戴纶巾,手摇羽扇,身披中国式长袍,活脱脱像是秀才官人;却带着伙计伴当、骡马骆驼,行走在这异邦的街头。若不是后面那群伙计、驮着商品的坐骑,光是他们三个绝不会让人想到是商人。
这君士坦丁堡的大道两旁,不时能看到白石雕塑与青铜雕塑,别有一种西方的古色古香,充满艺术气息。拜占庭帝国是欧洲最长命的王朝,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这座城市的历史更加悠久,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是一座名城了。
三个喜爱文化的商人头领见此景象,心旷神怡。内中一人说道:“大哥,故地重游,一别三载矣!且今日又是我中华春节,怎不令人悠然思乡!此情此景,不可不吟诗一首。”
那位大哥便道:“说得是!”于是他当仁不让,将扇子摇摇,吟出第一句:“十载孤贫离帝京——”
开头说话的那人马上接道:“——海角天涯自伶仃。”然后催促:“三弟。”
那位三弟便道:“今已遍身衣罗绮——”
大哥接道:“——遑遑依旧三人行。二弟。”
二弟啪地一声把扇子一抖:“乌云摧压天边树——”
三弟想了一想接上:“——沙尘席卷百万兵。”
大哥接道:“想我兄弟虽逍遥——”
二弟做了一个让的姿势,三弟便结尾道:“——不如昂然居宇廷!”
吟罢,三兄弟一同大笑。周围的人都瞠目而视,他们却旁若无人。
这时从他们身后奔来一队人马,好像是另一批商人,但却有拜占庭的士兵在前面开道。
大哥道:“不得已……”
二弟道:“……避一避。”
三弟道:“避过再吟。”
于是三人随着伙计们停下脚步,往路边让道。
不料那队有着朝廷骑兵开道的商人,其头领却高声用汉语叫道:“前面诸位仁兄,可是房氏的兄长们?”
二弟看着三弟,道:“奇也,不料在此番邦……”
三弟看着大哥,道:“……竟有故人相寻。”
大哥转过头,道:“莫非孟家兄弟?其声怎变得如此娇细?”
于是三人定睛一瞧,来人并不是他们所熟识的孟氏兄弟,却是一个黑褐色卷发、眼睛碧蓝的洋人。
洋人来到眼前,三兄弟仔细打量,仍然认不出来。
大哥道:“奇哉,奇哉,此兄为谁?”
二弟道:“此兄颇通汉话。”
三弟道:“此兄又知我等姓房。”
……还在那边推敲猜测,倒忘了招呼那洋人。
那洋人下了马,恭敬地按中国礼节作了个揖:“三位兄长好!久违了!”
三人连忙回礼,又相视疑惑道:
“此兄又会作揖。”
“此兄知我等乃是三位。”
“此兄自称与我等久违。”
那洋人禁不住又好气又好笑,但仍十分有礼地按西式礼节再度脱帽行礼。
房氏三兄弟自然而然地要用手摘头上的纶巾,猛然又同时想到,东方人是不用摘巾行礼的,于是只躬身还礼。
那洋人正要说话,三兄弟见他礼多,心想不能输给他,于是又按伊斯兰的礼节,把手贴在胸前鞠躬。洋人只得跟着再鞠了一次。
大哥便道:“恕我兄弟眼浊……”
二弟便道:“……实不知足下为谁。”
三弟便道:“足下莫要见怪,我等实不记得……
大哥道:“曾遇哪位小哥……”
二弟道:“如足下般……”
三弟道:“堪称谦谦君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