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假设(1/2)
虽然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假设
虽然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假设。.
如果我全知道,可能不需要假设。
除了真实本身,部分的,片面的,连自己的部分都不了解的、不了解自己的部分的某些方面、(自身?自心?……)为了与真实相合,需要假设。
上帝不抛骰子,但是人类需要抛骰子,不得不抛骰子,不管知道不知道自己抛骰子与否,不管自己知道什么是骰子,始终在抛,过去抛、现在抛、将来不知道还要不要抛?
如果抛的主体、例如是一个人,知道了为什么要抛、什么是骰子、以往自己是怎么抛的等等就可能相对地与真实靠近了些,可能多掌握一些自由。
理性是根据一定前提假设而来的,前提假设由感性产生,感性可能显示不了真实本身,由此理性也可能如此。
假设感性积累的量产生了某种质的变化,理性由此生成。
理性接管了过去感性的部分任务,从感性的变化和结构中,以自己的前提假设、处理逻辑、以自我先验和自由之间进行的各类设定下,生成理性的结构和变化。
假设理性产生和协助感性的目的是试图建立、巩固、和展某种可持续展的基础。
感性是理性之源,展理性,相对减弱感性符合真实吗?
展理性这个基础有什么意义呢?知道这个意义吗?真正知道这个意义吗?
如果两者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同时展是完美的,那么这个完美的比例是不是单一的呢?
假定理性和感性都是工具。我们试着对:“工具、处理某阶段结果、如何了解处理、感觉的某阶段结果,如何了解感觉等”进行理解,能得出些什么呢?
理性和感性是自我的一部分,但都不是自我的代表。
自我越感性和理性,可能作出比较自由的选择。
感性可不可分呢?
理性可不可分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