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功法(求推荐)(1/2)
走进功法室,杨坤却是一愣,和想象中的情景完全不同。i
没有后世图书馆中一排排书架,没有石碑之类的雕刻,而是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功法室很大,是一个长方体的石室,长约百米,宽约五十米,高约十米。屋顶石壁中镶嵌着上千颗无名宝珠,每一颗都有成年人拳头大小,散出柔和的白光,将整个石室照亮,好似白昼。地面十分平整,铺着一层如羊脂玉一般的玉石,散着浓郁的灵气。
西周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分布着无数个小洞**,洞**很浅,只有一尺左右。每个洞**中都放着一枚一寸宽三寸长的玉牌,除此之外别无它物。
石室中还有十几个部落成员在参阅功法,他们都是巫兵境界。
看到这里,他恍然大悟,现在的洪荒却是没有文字,人们交流大多使用神识,说话也很方便,但是没有文字却不方便记载知识,所以现在记录各种信息都是通过神识直接刻入玉牌内,后世称为玉简。
神识在玉牌内留下的是精神力形成的各种立体投影、图像、声音等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法直接、简洁、方便、快,但是却有一个缺点,只有修为达到一定阶段者才能接受信息或者通过这种方法传递信息。不过洪荒世界,灵气充足,很容易就可以达到这种修为,所以这种以神识为基础的交流方式是洪荒世界的主要沟通方式。
看着墙壁上成千上万个洞**,杨坤不知如何下手,即使每个洞中只有一种功法,这里也有数千部功法,该从哪里开始呢?
放下心中疑虑,认真观察墙壁上密密麻麻分布的洞**,忽然现正对石室大门的墙壁上有一个洞**明显比周围其它洞**大得多,几乎是其它洞**的十倍大小。而且这个洞**周围比较空旷,其它洞**和它都有不短的距离。
看到如此奇怪的分布,他立时明白这个洞**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巫兵刚刚取过一个玉牌,正准备盘坐在地,进行参阅。杨坤急忙赶到近前,施礼道:“这位兄弟,不知这个洞**为何比其它洞**大如此多?”
这个巫兵却是在战场上看到了杨坤威,是以认得他,连忙起身还礼道:“大哥随夸父来到我们部落时间不长,却是不知,这功法室中的功法,各种境界的都有,每个达到小巫之境以上的成员都会将自己的修炼功法和心得记入玉牌中,放到此处,供大家参阅。然而我们每个巫一出生,在脑中都会有一些传承的记忆,一般都是部分基础的修炼功法。将大家的传承记忆汇总到一块之后,剔除相同的部分,却是慢慢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巫族修炼功法。虽然是基础功法,却包含了巫族修炼的原理和基本方法,这是每个巫都要认真阅读和领悟的,毕竟大家传承的基础功法都不完整。大哥所说的这个大洞**里放着的就是我们巫族的基础修炼功法,里面一般都放着上百枚玉牌,每一枚玉牌内容都相同,主要是因为基础功法借阅人数和次数很多,所以做此布置。”
听到这个巫兵侃侃而谈,杨坤大致明白这里的洞**分布规律,除了中间的大洞**里放着的是巫族基础功法外,其它洞**中都是至少达到小巫之境以上的巫族高手的修炼功法和心得。这里是神水部落上万年的积累,有些是血脉中传承的记忆,杨坤知道这是从盘古大神那里传承下来的零散记忆,有些是巫族高手自己参悟出来的。
当然这里的功法拥有巫族血脉的修炼起来事半功倍,练到高深处,各种神通自会出现,厉害非常。没有巫族血脉的当然也可以修炼,只是效果不佳,事倍功半,而且难以修炼出来神通,即使幸运的修炼出来神通手段,也不会太厉害。
但是杨坤知道自己的劣势,他没有传承记忆,许多东西都需要自己慢慢领悟,实践过后才知道对不对,效果如何。这样虽然理解更深刻,收获更多,但是效率却比较低,而且不够全面。
通过参悟巫族的众多修炼功法,正好可以弥补他这方面的不足之处。他不需要修炼巫族功法,只要以此来作为对比,领悟其原理,和自己的功法以及修炼心得进行融合,就可以更好的完善自己目前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修炼功法。
***————***
转眼之间,十年过去了。
每次杨坤从功法室取出一枚玉牌,然后就回到生命水潭旁边,一边守护夸父,一边将神识投入玉牌,参悟巫族功法。
十年时间,他已经参悟了数百部功法,当然参悟时间最长的还是基础功法。虽然谈不上融汇贯通,但是至少对巫族修炼原理和体系有了清晰地认识,他也对自己的修炼方向有了一个模糊地想法。
巫族基础修炼功法包罗万象,其中不仅有巫族的修炼原理,功法体系和基本的修炼方法,而且还有许多盘古的零散的修炼感悟。虽然十分零散,根本不成体系,但是这些感悟却使杨坤受益匪浅。对基础修炼功法玉牌中的信息,他整整参悟了五年,不仅境界急剧提升,而且对各种修炼常识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