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新建督造(1/2)
对米琰的到來。李信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张方严居然将软禁的几个人放了。喜的是米琰此人很是得力。他的伤愈归來对自己无疑是一大助力。李信先询问了缘由。又直言他回來就好。总要解一解这目前的僵局。千头万绪之下还真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原來回來的不止米琰一人。包括李达等一干人也悉数返回。只等着李信接见呢。
“先不说这些。米琰这回是带着张阁老的公文回來的。请镇虏侯过目。”
亲兵赶紧将米琰手中的公文接过。又转身递给李信。李信上下打量着米琰。除了身子稍显瘦弱。面色有些苍白之外。 当是已经大好。满清鞑子的牢狱着实使这位年轻人吃了不少的苦头。也正是因为此。他瘦削的脸上。一双眸子里再不复见心浮气躁。比之以往则多了几分坚定与沉稳。其间还若有若无的隐隐有几分忧郁之色。
李信将米琰呈递的公文捻在手里。火漆封口其上盖着总督大印。待拆开封口。将里面的皮纸公文展开。他又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封公文若果真付诸实践。无疑如一枚石子投入在一潭死水当中。不过。他却知道张方严为人保守。想必这等主意绝非出自此人的手笔。上下看完之后。李信又看向米琰。直觉告诉他这份公文肯定与眼前这瘦削的年轻人脱不开干系。
却见米琰淡然一笑。“镇虏侯肯定以为这是米琰的主意。不过却只猜对了一半。另一半……”他忽然卖了一个关子。说话间顿上一顿又道:“镇虏侯决然想不到此人是谁。”
若说还有其他人参与其间。李信一时间还真想不起來。便笑问道:“实是猜不出。元长何时也学会了卖关子。”
“李达。”米琰一字一顿说出了李达的名字。这的确让李信大为震惊。想不到此人竟开始为自己谋划。只不知其中用意究竟为何。
米琰又道:“镇虏侯大可放心。不管李达参与其中究竟打的什么主意。只这一条绝对于三卫军于镇虏侯有益无害。”
李信点点头。的确是这个理。他忽然又想起了吴祯。便问道:“元长与吴祯可有所了解。”他想让米琰去探探此人口风。米琰却摇头道:“吴祯此人虽然直率却心高气傲。这两样合在一处。不是好相处的人。在江都时小人等又是软禁之人。仅有过只言片语的交道。”
如果是这样。李信也不好再让他去安抚那吴祯。只能寄希望吴祯酩酊大醉之下断了片。明日一早醒來什么都不记得才好。
次日一早。连夜派往南京与孙鉁联络的亲兵匆匆返回。也带回了孙鉁以南直隶巡抚衙门发下的火漆公文。李信掂量着手中一督一抚的公文。只觉得心下大定。只等卯时一过便着人前往龙潭县衙将这两封公文一并交与陈县令。
也就在这一段时间里。有亲兵來通禀。扬州知府吴祯前來辞行。害的李信好一阵担忧。不过等吴祯步入帐中面色入常的行礼时。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地。
李信干笑了几声。以掩饰自己的尴尬。两人说了几句虚应的场面话之后。吴祯也不再多加耽搁。就此出帐准备返回江都。就在李信暗自庆幸时。带着随从出了军营的吴祯。当即就沉下了脸來。阴沉的让人不寒而栗。几个随从都知趣的远远跟在后面……
时间还沒过午时。陈县令急吼吼赶來了三卫军军营。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这一幕恰巧被亲兵队官李双财瞧见。不禁啧啧道:“侯爷料事如神。这鸟县令果然來了。”
这一回陈县令并沒有如愿见到李信。接待他的是副将陆九。只冷言冷语的敷衍了几句。便借故丢下他径自走了。临了还不阴不阳的留下句话。只告诉他必须限期执行总督府与巡抚衙门的联署公文。否则只怕他头上乌纱是保不住了。
陈县令欲哭无泪。想走又不敢走。不走李信又不肯见他。直到天黑之后有三卫军的军卒來赶他。这才不情不愿的离开了军营。但仍旧沒有离开。只在军营辕门外徘徊。踱几步就叹息一声。看的人好不唏嘘。
只听他自言自语。“到了这步田地。做事也是个死。不做事也是个死。唉。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偏偏遇上了……”
天色黑透之后。陈县令仍旧沒有离开。这时便有军卒出帐。将一封书信交给了陈县令。陈县令急不可待的将书信展开。只见上面只有八个字。“尽管去做。有我撑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