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同门相逢(1/2)
石小玉心中震骇,不觉缩到任逍遥身后。
那野人的眼珠一转,盯在任逍遥脸上,似乎在仔细打量。任逍遥心中寒意大起,却强自镇定,喝道:“何方妖怪,光天化日之下,竟敢现身?”料想这个“野人”居然会说人话,只怕多半是山精树怪。也不知这“鬼怪”法力如何,自己的武功不知能不能应付得了。
那野人熟视他片刻,忽然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是你,是你。”
任逍遥颤声道:“什么不错,什么是你?你……你要做什么?”
那野人眼中忽有亲切之意,说道:“你是任伯通,没想到隔了许多年,你还是来了?”
任逍遥面色大变,惊道:“你是谁,怎么知道我从前的名字?”
那野人叹了口气,说道:“我是你师兄。”任伯通大吃一惊,失声道:“什么,师兄?难道……难道你是逍遥子?你……你不是早就死了么?”
那人叹道:“我虽然没死,却成了活死人。”
原来这个逍遥子,却是当年北冥派玉璧宫的主人。十数年前,他从滇南涉足中原。后来又辗转来到青城山,从此不知所终。其妻玉凤儿,原是五毒教圣女,以为他已身死,于是执掌玉宫璧。
任逍遥其实是他师弟,名叫任伯通。当年之事,都是出于他的策划。两人同师学艺,拜在无量山逍遥宫主人知北游门下。不知何故,知北游迟迟不传授本门“北冥神功”的至高心诀,后来又只身前往中原,从此杳无音信。
逍遥子和任伯通暗自焦急,于是派人往中原打探消息,听说知北游大概是接了赏善罚恶令,去了侠客岛,料想是有去无回了。
两人无可奈何,北冥神功只学了一半,便没了师父,又没留下秘笈之类,武功说什么也练不到化境了,虽然在江湖上也罕有匹敌,但毕竟成不了顶尖高手。
逍遥子身为长徒,理所当然的接掌了逍遥宫。任伯通自知武功不及,也不敢有何异议。当下便独自去江湖中闯荡,想要自立门户,不料其时他的武功修为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想要成为一派宗师,却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后来又惹上了几个厉害人物,吃了大亏,只得又逃回无量山,谁知逍遥宫也已被改成玉璧宫了。
任伯通在玉璧宫呆了一段时日,不甘寄人篱下,于是心生一计,和逍遥子商议,决意去偷取少林或是武当的武学秘笈。若能得到少林寺的易筋经,或是武当的太极拳谱,也不输于北冥神功。
逍遥子一听,也自动心,当下答应了,两人联手,先闯少林,再探武当。结果都是铩羽而归,还被少林僧人和武当道士修理了一番。
任伯通不肯就此作罢,又动起了青城派的主意。两人知道青城派镇山之宝,是一部张天师留下的“天心诀”。据说此诀堪比天书,在青城派已流传千年。青城派在武林中屹立多年不倒,跟这本书上的武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近年来,青城派名声大躁,几乎与少林、武当鼎立而三。若能得到“天心诀”,两人的武功必然大进,那时北冥派又能在武林中独树一帜,名利自会滚滚而来。
两人打听得青派重要人物都不在山中,这才上山寻书。到了天师洞,却惊动了看守的道士。留守的道士虽众,幸好武功不强,两人奋战一场,打伤不少人,夺路而逃。
不料慌不择路,却在群峰中迷了路。青城道士四处分派人手,把守路口。两人在山中绕了一天,怎么也跑不出去,又饿又累,狼狈已极。只不过任伯通渐渐对逍遥子有些疑心,因为远远地曾听到那些道士嘴里说,有什么重要的物事不见了。难道那本天心诀已落入逍遥子之手?
任伯通用话语试探,逍遥子一概不认,他也无可奈何。又在山中绕了一天,终于找到一条出山的路口,不料又遇到青城派的道士。于是大打出手,任伯通好不容易冲出重围,却发现逍遥子竟然不见了。
他也不敢回去寻找,只得下山远避。过了许久,才慢慢回来打听,但一无所获。而逍遥子竟似突然凭空消失了,从此不再露面。青城派掌门早已率众回山,对山中来了不速之客一事绝口不提,就似从未发生过一般。
任伯通百思不得其解,只因逍遥宫早改成了玉璧宫,主人也换成了逍遥子的夫人,他也没心思再回滇南,于是便在中原四处厮混。时间一长,也就把此事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