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乡野少年 5、保护(2/2)
两人东拉西扯捞完家常,爹爹把话引入正题:“富土兄弟有个事要找你商量一下。你看老三过两日就入继到我二哥家了。但她家孤儿寡母的,很不容易,万一再出现像前日阿继被劫的事可怎么办?所以二嫂想请个功夫好的武师帮忙保护庄院。哥哥首先想到了富土兄弟,你武艺好,人可靠。所以希望请富土兄弟能帮帮这对孤儿寡母。”
富土一听这话,神色有些凝重,似乎在考虑着什么。据阿继前世的了解,乡下地主聘请武师看家护院在明末经常有的事,像河南、湖广一些地方,甚至聘请教头团练村里男丁,结寨抗匪抗寇。而护院不似奴仆,是雇佣关系,也有的护院仗着主家的势力横行乡里。
见富土不答话,爹爹又道:“二嫂说,富土兄弟拉家带口,过去帮忙一定不能亏待了。所以问兄弟,一年六十两银子的报酬可合心意。”
阿继心头一震,每月五两银子的酬金可不是个小数目了,根据明末笔记的记载,万历年的物价真不贵,有道是:“传至万历,不要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鹅鱼肉诸般食用之类,哪一件不贱?假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是极算丰富的了。还有那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得二三十文,就可过得一日了。到晚还要吃些酒,醉醺醺说笑话,唱吴歌,听说书,冬天烘火夏乘凉,百般玩耍。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大户人家每日大鱼大肉每个月花费不过七八两银子,小户人家每天赚个二三十文都能有酒喝,至于一般家庭一个月有个两三两银子已经过的很富足了。
富土脸上有些尴尬道:“日金兄弟千万别这么说,不是银钱的事,你们徐家对我一家有大恩,即使拼上一条命报答也没什么。只是,只是我们乃猎户,恐怕每年还要应付县里一些采办。”
爹爹不傻,知道这是托辞,连忙道:“富土兄弟,我这是没办法了才来求你的。你有什么难处且跟我说吧。”
富土想想道:“日金兄弟也知道,恩公留下你们三房兄弟,我也听说了长房与二房三房之间的一些事。如果我去了二房,万一,我是说万一和长房大哥发生冲突,富土会很难办。”
爹爹眉头一皱,自家那点事,在这十里八乡的确也不是什么秘密,顿时有些手足无措,没了想法。
阿继心里暗忖,这个爹爹果然是没啥办法的,怪不得家里经营不善,穷得很。还不如自己来吧,阿继道:“爹,富土叔,阿继有个想法,不知道能否说出来。”
爹爹真是没辙,连忙道:“说说看。”
阿继道:“要不这样,如果和大伯家有了矛盾,富土叔可以袖手旁观,不插手。这样一来也不会违了富土叔的报恩之心。”他把最后报恩二字特别说重了些。
没办法,这是为了自己小命着想的,只能使些手段了。而且他断定,就算长房大伯想要对他不利,也只会使上不了台面的手段,明面里他总要忌讳一个孝悌大伦。所以大伯必然不可能明着对他不利,其他人或者贼人就算打着大伯旗号,富土也是可以不给面子的。
听了阿继的意见,富土眉头展开了一些,阿继看着有门,连忙又追道:“至于一些采办的事可以这样,每年大概什么时候是打猎的最好季节?”
富土想了想道:“应该是秋收了之后,那段时间野兽最肥壮。”
阿继道:“那就好,这样吧,每年九月一个整月给富土叔放假,富土叔可以去打猎,如果还差着东西,我就提二娘做主,补上银子。叔这样可以吗?”
富土脸色已经憋成了酱色,其实他说这个理由是担心长房的面子,现在阿继这样说,让他很是不好意思,连忙道:“补银子万万不用了,真是,真是不知道如何说,富土没脸了。既然如此,富土就勉为其难答应下来吧。”
见事情办成了,爹爹终于笑了,道:“明日阿继便过去了,富土哥看看收拾一下后日便可搬到二嫂宅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