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点苍狂剑 > 第十一回 星芒飞丽影 书剑证同源 (二)

第十一回 星芒飞丽影 书剑证同源 (二)(2/2)

目录
好书推荐: 魔幻双子星 回到大汉—我是女御医 闯官场 水控天下 天缘之恋 怪剑情侠 异界大符师 魔卡传奇 大剑之深渊 神兵秘籍开发商

老和尚笑道:“哈哈哈哈!善哉!善哉!老衲出家久矣,早已不识鸡猪之味。不过,老衲上山几年来,素以雪泉茯苓、清溪煮芋为食,其味鲜美,且养颜益寿,神清气爽。这落雪之猪,于尔等庶人,恐是大补元气的,其味恐若天厨,妙不可言者罢?哈哈!哈哈!”

青年人撅起嘴儿道:“弟子落入雪坑之中,大师与翠羽姐姐不来提拔助我,反倒取笑不止,我,我……”他一时语塞,结巴了一阵,道:“我上去再重来过。”说完便欲转身。

老和尚伸手止住他,仍不无戏谑的说道:“老衲已年近九十矣,方养得几缕花白须眉,而你如今却已满面青霜,须发皆白,龙钟老态矣!何来精神气力重新来过耶?”

青年道:“大师和翠羽姐姐明知石台之下三丈内藏有深坑,却偏偏要叫出‘水’字诀,那尽是一串飞腾扑击的动作,凌空而下,弟子自然落入雪坑之中,不知又错在何处?惹得大师与翠羽姐贻笑如此?“

姑娘一边用手帕轻轻的擦去他头发上的雪花,一边柔声问道:“平地上你纵身一跃,能去多远?”

“也就五丈远近。”

“平地既能五丈远近,那居高临下,这一跃却为何落于三丈之内?”姑娘追问。

“这,这……我只觉往下蹬脚之时,仿佛石台边缘略软,似不足以发力一般。”青年回答。

“那前些日子又为何能跃过深坑?”

“那时地无积雪,界限可见,轻重可拿定。”

“那石台边缘略软之感何在?”姑娘穷追。

“时在时无。我亦曾查试过,无一处不坚硬,令我甚是百思不得其解。”青年有些困惑。

“阿弥陀佛!此乃症结之所在也!”老和尚接过话头,说,“武学之道,讲究颇多,其中尤以准确为最。而招式之准,搏击进退位置之准,则又当以实地实战为定。譬如书法,五尺大宣与方寸素绢书写同样几个字,运腕行笔之先,何行何止,何疏何密,何处落款,何处铃印,无不早成于胸。而你在石台上那一招‘花露流丹’,挺剑突刺,猛则猛矣,然下落时脚趾已突出石台边缘。但凡人蹬脚发力,几乎全仗大脚趾,你半个大趾已然无处着力,自然觉得石台边软,无从使力了。哈哈,哈哈!善哉!善哉!‘落雪猪’者,舍汝其谁?哈哈哈……”老和尚说到末了,却又打起趣来,笑得双眼眯缝,银须乱颤,真如一尊开心大笑的弥勒大佛立于雪地之中一般。

青年人听着听着,脸色逐渐开朗,听到老和尚又在打趣,也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两声,眼珠转了几转,眉头一皱又道:“大师平时教诲:凡一招一式,皆须竭尽全力。如一跨步本有三尺,此时只限二尺五寸,岂非弟子偷懒?”

老和尚笑道:“非也,非也!君不见高山流水,时而悬崖飞瀑,一泻千仞;时而委婉曲折,深潭徘徊。水本无心,盖因地势所限也。人乃天地之灵物,安能不如水乎?”

姑娘与青年对视一眼,同声道:“请大师明示。”

老和尚手捻银须,侃侃说道:“投师学艺,须用心惴度,无论琴棋书画、刀剑拳棍,皆有貌似、神似之分,更有神貌在似与不似之间者共三等境界。所谓貌似,辟如孺子之描红,画匠之临摹,书家之习帖,循规蹈矩,不作它想,不越雷池一步,长此以往,数十年如一日,似则似矣,却亦呆滞古板之至。此乃学之下者也。所谓神似,辟如巫婆妆神,小沙弥打坐,其神态纵使惟妙惟肖,然其质、其韵却相去甚远,令人不禁喷饭。所谓神貌在似与不似之间,辟如唐寅之仕女,董源之山水,师法自然,又不独为自然。又如老衲之狂草,脱胎于上古高僧怀素章法,又饱含老衲胸中块垒;字里行间,隐见怀素家风,更扬老衲豪气,龙蛇飞舞,自成一格,貌似怀素,古风犹存,神如老衲,正气凛然。凡学者,应以此为上者也!”老和尚注目两个年轻人,略略一笑,又道,“你二人莫非以为老衲在妄自夸口?须知欲将他人技艺一招一式学为己有,岂为易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难矣哉!如老衲此等支离老手,穷究已近百年,亦非熟极而生不可。此中道理,你二人需细细体察参悟才是。”

两个年轻人频频点头应道:“多谢大师指点迷津!”

老和尚笑道:“好!好!好!小翠,你且去将‘山水云石,风花雪月’狂剑三十二式演练一遍,让老衲与风儿一一点评。”

姑娘抱拳道:“谨遵大师吩咐。”眼波流盼,含笑看了看那个青年,转身一串急步,近得石台,提气一蹤,衣袂飘飘,凌空翻卷,身形展处,人已落在石台之上。她略一定神左手剑诀一领,寒光暴闪,一柄绿穗长剑迎风而出,破空之声啸啸而起。

目录
新书推荐: 五行仙府 左道修仙:人皇幡上宾一位 修仙:从扎纸人姑娘开始 从分解废丹开始证道长生 俗仙 借剑 长生从世界胚胎开始 我只想死,怎么还成圣了 被女帝分手后,圣人的我被曝光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