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总管银算盘 朝政乱如麻(2/2)
秦渊扶起了常万春,心中不由对这秦天很是感激,自己这个尚未谋面的皇叔对自己还是很好的,看在秦天眼里也是越发的亲切,“常总管坐下说便是。”
常万春谢恩之后这才不安的偏坐在那里,这皇室有皇室的规定,如今自己虽然面对的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小殿下,但是规矩还是不可作废。
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什么不应该的事情发生,“只要是皇家的人,每一个都是变脸王,”这是常老板多年来总结的教训。
这金都城中,早已经不是当年清虚抱走小秦渊那时候的光景了,毕竟已经过去十四年之多了,朝中的新老势力在那里不停的斗争挣扎。
所谓的太子和在位的秦泗帝也是暗流涌动,谁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变天,这朝中的争斗因为秦泗帝的日渐衰老而变得日益严峻。
老大秦泽和两个弟弟秦泾、秦潭的争斗,楚太尉和薛丞相的争斗,后宫皇后和虞妃还有淑妃、瑾妃、贤妃这三系的争斗;
虽然秦泽如日中天,楚太尉势大,文德皇后后宫遮天,那瑾妃贤妃不太热衷于争斗,可是剩下的人总得努力努力,反抗一番来求得自己的一丝地位,甚至还会有更高的山头。
秦泾、秦潭两人不甘心,薛丞相城府极深,不到最后时刻不会现出底牌,虞妃这些年来不再过问后宫的诸多琐事,可是淑妃总得为自己的两个儿子讨点好吧;
再加之近一年来虞妃也开始为自己的孩子做点隐隐约约的铺垫,所以这朝中、宫中可不是一般的乱,只要秦泗帝一有什么不测,那必是天下大乱。
户部尚书郝光,原先的礼部侍郎徐品农如今已经接替秦奇晋任为大理寺寺卿,这两人是文相薛雷的门人;
刑部尚书吴通,吏部尚书上官鹤,也算是武相楚云彦的门人,虽然这个上官鹤有点瞎乎摇摆,但是明里暗里他都被贴上了楚家的标签,便是太子秦泽也不一定信任他这个老狐狸;
礼部尚书沈博文,工部尚书张敬行自然是秦泗帝的门人,说来也奇怪这身为楚云彦长子的兵部尚书楚剑尘,倒也成了保皇派一类人。
太子掌管着亲卫队虎威军三万人,还有暂时领管着秦泗帝的三万虎扬军和两万水銮骑兵,这样看上去太子秦泽没有什么势力。
况且老二秦泾掌管两万禁卫军、老三秦潭掌管朝廷内务,可是得明白左相薛雷和右相楚云彦对太子势大不闻不问,甚至有暗地帮手的意思;
吏部尚书上官鹤亲近于太子秦泽,户部尚书郝光,刑部尚书吴通二人也都是对太子很是谄媚,如今也就剩下似乎是被烧了脑袋的兵部尚书楚剑尘、还有礼部尚书沈博文、工部尚书张敬行是保皇派了。
六大尚书三三之分为两大派系,可是又是诸多搞不明白的地方,比方说那上官鹤明明是楚太尉的人为什么偏偏听话于太子,那楚剑尘明明是楚太尉的儿子为什么偏偏和老爹不跟老爹一道路走?
秦泗帝、薛雷、楚云彦三人都是对这些事情不闻不问,究竟在等什么,三人似乎达成什么默契了?难道秦泗帝等着自己熬到死、那薛雷和楚云彦看着太子收拢走自己的门徒?
待这常万春讲完这些东西的时候,秦渊才意识到原来一个帝王朝会这么的复杂,好乱的东西,小小的脑袋里被强行塞了这么多东西哪里能不晕头转向呢,乱了,全乱套了,这都什么跟什么。
除了常万春所说的,秦渊自然也知道还有好多不确定的因素,四大家中楚家和薛家算是直接参与,而那上官家因着上官鹤的关系也算是挤进一半身子去,那沈博文的关系也算是将沈家带进去多一半身子吧?
而自己小小年纪哪里撑的住自己的大哥二哥三哥还有一些娘娘们折腾,看来勾心斗角还是得好好学学呀,秦渊一阵心乱,脑袋直蒙蒙的“嗡嗡”响;
还有那楚太尉不知道要搞什么,薛丞相不知道在意会些什么,还有自己的父皇在筹划什么还是等待什么?还有秦天大元帅如今派个常万春来算是表达自己的立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