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收费站(1/2)
凌晨两点一刻。
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v)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轻柔的乐声从袖珍收音机里传来。
远处路面黑暗如睁不开眼的梦,没有一辆车。
沪杭甬(上海-杭州-宁波)高速公路hz管理处某收费站3号亭。
这是我在这个2.55平方的空间里工作的第1460天。我的音乐品味也已经迈向作为一个爱好者的终极目标——古典。
四年前,我选择来这里当一名收费员,是为了“还债”。
父亲给了我自由,但我最终却没拿出什么成绩。他嘴上轻易不提,我心里还是很明白他是非常想让我进这个他们交通系统的新单位。那时已取消了事业单位所谓的“顶职”(八十年代常见的职称安排方式,符合条件的职工子女顶替父母的职位参加工作),新成立的管理处成为父亲手里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是一个交通系统老职工的情怀,是让他从农村娃成长为一名机关干部的感恩,是对传统“铁饭碗”的由衷推崇……作为两个儿子的父亲,这才是正确的方向。何况高速公路是刚兴起的朝阳产业,效益非常好。
此时的我已没有反驳的筹码,我接过了这跟“救命稻草”。
生活有时候很正经,有时候却很荒唐。从此我的人生变成截然不同的两段,我成了听话的儿子,一个本分的年轻人,进入单位墨守成规,成了我以前鄙视的那一类人。
我甘愿如此还有另一个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的真正的原因,那就是为了逃避——在另一个时空里封闭自己。尤其是经历了那些刻骨铭心又黯然收场的感情之后。
管理处在东郊,每天班车横跨整个杭城去到那个周边还满是农田的地方,它有个响亮的名字:御道村。但除了村口一家货品奇缺、破败的杂货店,什么配套都没有,前半年办公场所和宿舍还是向当地农户租的。
每天清晨从涂料剥落的民房宿舍里醒来,洗漱完毕进入摆着几张小方桌的堂屋吃早点;然后再回到另一幢门口停着农用三轮车、当做办公楼的农民房里向领导汇报工作……那场景有点魔幻,总感觉自己是在农家乐里玩家家。
而工作的八小时才是真正的考验。收费工作的特殊性让小小的收费亭就像一个笼子,它让你与世隔绝。三班倒的日子也会让你有时空倒错的幻觉——但这都是我想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