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邻邦的阴谋 第七十二章:欧治子(2/2)
还写了一个故事:湛卢宝剑铸成,越王视之为国宝。越国被吴国打败,吴王阖闾获此剑。(由此还引发了卧薪尝胆的故事)
但有一天此剑忽然不见了!而某日在楚昭王的枕边突然发现这把寒光闪闪的宝剑。相剑者入宫解谜道:此乃吴中剑师欧冶子“湛卢”宝剑,吴王无道,杀吴王僚自立,又坑杀万人以殉其女,吴人悲怨,岂能得此剑?比剑所在之国,其国祚必绵远昌炽。楚昭王大悦:“此乃天降瑞兆也!”当吴王阖闾听闻楚得湛卢剑,也“因斯发怒,遂使孙武、伍胥、白喜伐楚”。结果吴军攻破楚国,占领楚国都城郢,夺回了宝剑。可见,湛卢宝剑已成为预示国家兴亡的神物了
夏藤顺嘴提了一句:“还有当年那干将”,这位王禳灾也是知道的。
干将,春秋时期吴国人。是楚国最有名的铸剑师,他打造的剑锋利无比。楚王知道了,就命令干将为他铸宝剑。后与他的妻子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一把剑叫干将,一把剑叫莫邪。
由于知道楚王性格残暴,干将在将莫邪剑献给楚王之前,将干将剑给妻子传给儿子,后来真被楚王杀死。他儿子成年后成功完成父亲遗愿,将楚王杀死,为父亲报仇。此一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宝剑文字的神采和少年的壮烈,批判了楚国国君的残暴。
忽然,一个男人跑了进来,满脑门的汗,却向着王禳灾行礼:“下吏军技司丞拜见城尉大人。”
注释:
欧冶子(约前560年-前510年),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宝剑创始人。曾为越王允常铸五剑,名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后因风胡子之邀,与干将夫妇赴楚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
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先是吴国攻破楚国,后吴越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剑”),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去向:
湛卢剑:吴越争霸,越王勾践战败,将湛卢剑作为贡品敬献吴王阖闾,吴王视为国宝,终日佩带在身,后飞往楚国被楚昭王所得。
纯钧剑:吴国名将伍子胥所佩,伍曾用此剑指挥干军万马历沙场,后沉入杭州钱塘江,若干年后,伍子胥也葬身于此。
鱼肠剑:专诸所用,公子姬光指使专诸用此剑刺死吴王僚谋夺王位,公子姬光继位后称阖闾,吴王做贼心虚,害怕见物思情,总觉得鱼肠匕首是不祥之物,因而封藏不敢佩用。事过十八年之后,阖闾王在吴越战争中受伤死亡,吴太孙夫差于公元前495年嗣位,并在破楚门外的海涌山为其父做了坟墓,连同鱼肠剑一同埋葬海涌山。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命人掘阎阊的坟墓,以求取鱼肠剑,但“凿山求剑无所得,洞凿处成深洞”。
龙渊、工布二剑:越王灭吴之后,北上会齐、晋诸侯称霸业(中原)。到公元前235年,越国被楚国消灭,公元前222年,楚国被秦国灭,秦始皇统一中国,楚王所用的“龙渊”“工布”被秦始皇缴获成了他腰中之物。
干将莫剑:吴越争霸时沉入延平(今南平)剑溪(闽江)。
勾践:
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越王勾践十五年(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越王勾践十九年(前478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
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夫差: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钗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