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静虚之念(2/2)
“那好啊,我教就我教。我来教,师姐你就一边看看我教的怎么样。”
问琴不仅答应,还把这活要全包下来了。最近入倥的人一个接一群又接一个,奇幻的很,说不定再教出一个吞天师兄那样的,那无量山说出去都倍有面。
问琴教一个几乎入倥的跨越者不难,见闻教一群没入倥的才叫难。
未入倥,是指一个人正经跨越到逝倥来,而原先宇宙清晰的记忆不曾遗忘。
比如见闻,见闻记得原先的宇宙——羽今,那是一个开化的宇宙。
来到一个陌生的宇宙,就像拥有转世记忆一样,人会带有自己刻有的思维模式来辨识眼前,更重要的是大脑会用这套刻有的思维模式给你思考。所以同样的景象,有些人看出天命,有些人看到的只是风光。
就像羽今的人,仰望星空。
星官看到星河之垣,垣中之宿,宿中之房。又见天地中气,帝王旺衰,人间风雨。
文吏看到巨神相搏,義和生日,金乌驱白。又见太白降临,武曲入凡,终得真经。
同样的内观神识,入倥和未入倥的人修炼起来也是不一样的。
见闻要教導昆仑山的妖修他们内观神识,就发现这群妖修久久还未入倥。
要教这样的跨越者内观神识,需要点技巧,也需要更多的时间。
在蛋屋中,所有的妖修都聚在此,见闻磊了两坛酒,面对着妖修们开始教学了。
“首先你们需要知道什么念,内观神识世界就像一个内在的世界,要用念系着它,不然它就会塌。想见神明,祂只会在你的念中,不在色界中。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
见闻灌了杯酒,继续说道:“这个世界有无数微小的念,也有无数宏大的念,在大宇宙的尺度下,念每三十六阶为一界,超出了三十六阶彼此不可遇。下一界的微念如果想遇见上一界的宏念,需要聚合本身成宏念。逝倥的仙修就是这样的存在,内观神识可以将我们的微念聚合成宏念,这需要我们先感受到我们的微念。去发现微念,把它们聚合成宏念。如果宏念是神明,我们不是在色界去找祂,而是在内观的念中去发现微念,明白我说的吗?”
这时候不同的回应声就来了。
“有点明白。”
“不明白!”
伏羲问:“师兄说的是如果宏念是神明,也就是说光聚合一次微念还不能到神明界?”
“一次是不够的,所有的圣灵都是一个宏念使然,只是化为圣灵后,宏念为了感受这世间不同,一分为三十五种微念。只要能把我们内观神识内最小的微念聚合,也是可以成一念了,回归原本的宏念。”
傲来这个大牛蹄不服,大声问:“师兄你这话可不可信哦?有没有哪个修成一念的你说说!”
见闻又喝了一杯酒,缓了缓,说道:“宏念是不是神明我不跟你们争,但我说个人你们肯定知道。”
“谁啊?我傲来可有兴趣跟他比试比试。”
“吞天童子!”
傲来也不说话了,所有妖修都寂静了。
昆仑山的妖修哪个没见过吞天童子?
“说的怎么样不如让你们体验一下。”
但帝俊就是个谨慎又心细的帅鸟人,就说了:“大罗真神创造了宇宙万物,神旨规定了宇宙的规则。师兄要我们怎么体验呢?”
要回答别人问题,就要理解别人的观点。
“我准备让大家的神识进入我的内观神识世界,我的神识比你们的强大,所以在我的内观世界,对于你们而言,我就是那宏念,就是那神明。你们一会看到的我只不过是我神识的一个化身,而我对你们做什么你们都不会有所察觉。这就像世界之外有神,而世界是神旨构建的,我的念就是那神旨。”
女娲问:“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神旨有变动,世界也会改变吗?”
“神旨发生改变,世界的确会发生改变,但这却不是处于世界之中的你认知中的改变,你根本感受不到变化,能够感知到改变的只有神。明白了吗?”
“完全不明白!”
众妖修一起回道。
“我们脚下有石头,我们踩着它跟没睬它我们是不是认识到?可是它会不会认识到?”
女娲反驳道:“不会。因为它根本没有认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例子也是不相称的。”
见闻解释道:“那如果我们跟神就是这样的关系呢?在神看来,我们也是没有认知的,比一块石头好不到哪里去。”
伏羲也说道:“太抽象了这些,完全不能想象。”
“还有谁不明白的举手?”
除了这三个小妖没有别的举手?
“有谁明白的举手?”
谁笨谁问题多,不开口才显得自己好像学会了。反正兇青和其他的妖修一概没说话。只是要举手吗?没有一个举手的。
“算了,喝杯酒先,让你们体验一下。”
光说是很累的,铺垫再多不如体验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