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观梅录 > 第二十章 好书

第二十章 好书(2/2)

目录
好书推荐: 人在海军颜值拉满 奥苏亚的战旌 侠之不敢为 楚后 长生志异,开局菜市口被斩首 重生成为狗皇帝的后宫团宠 江河 即剑凌云 九重境 我,通天,砍翻洪荒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都这样重复着,上午教邵睦读书,下午抄书,三个饱两个倒,自己喜欢读的书,自己想研究的学问,因为怕被打扰反而没有时间进行了。

邵雍先抄写的是《易传》。

关于《易传》的版本,他看过五六个,都是大同小异,注释的版本就杂了,江湖上各说纷纭。

这本从程家传出来的易传,显然是经过了仔细的整理,分门别类的做了标识,看上去一目了然,即便是没有通读过易经的人也能轻易地看明白。

原本以为只用十天八天就能抄完的一本书,由于不停地停下来琢磨,十来天了,还只抄了前面的三篇而已。

邵雍此时完全没想过要是照这个速度抄完案上的这几本书还得多久,他已经被书上的内容迷住了。

正好邵古的轻伤已经痊愈,邵睦已经能用受伤的脚尖点地借力蹦跶,邵雍打算出城:“父亲,儿子想回一趟山上取几件衣服来。”

临时留下来是突然的决定,几件衣并不值钱,空留在山上,还是担心有人破门而入,再弄坏了他的笔记书稿就麻烦了。

笔记书稿都是零散写就的,大多是灵感所致一蹴而就,依然重要无比。

邵古心情好:“你过冬的衣物若是不够,再给你做两件棉袍。”

小暑过后,燥热的天气慢慢减少,早晚开始凉快起来,方氏每天做完家务,就在院子里或者纳鞋底或者做夹衣,邵睦在长个子,衣服鞋袜很快就不够穿。

既然两个儿子都在家,朗朗读书声听着何止悦耳啊,老父亲怎么也要一视同仁。

父亲的情绪是经常变化,比这天气还要难以捉摸,邵雍心不在焉的答应了一声。

邵睦眼热,有心想跟着去又无能为力,只能央求道:“兄长,山上有竹子记得砍两条带回来。”

这孩子,还惦记着做纸鸢的事儿呢。

邵雍的心情好,别说砍两条,砍一捆都没问题,也痛快的答应了。

隔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邵雍就急急忙忙出了城,当他走进自己的小院时,阳光正照在门前那丛竹林上。

盛夏的竹叶茂密,在微微的山风中瑟瑟舞动,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配着山中时不时传来的鸟鸣,宛如一场大自然的乐曲。

还是山上好啊,天大地大,连呼吸都能呼吸到丹田,何等畅快!

邵雍愉快地想着自己搬到山上来住是多么英明的一件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院子里并无落叶,门锁上亦无落尘——显然,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除了老鼠照常光顾,还有其他人来过。

他打开门看了看,在院子里四处走了一圈,并没有看到字条或者留言,估计是路过的人讨碗水喝,也就没想那么多,把书稿和衣物都收拾好,去石板下翻出砍刀,准备动手挑两根细一点的竹子。

这是他刚搭好百源居时特意种下的。

打小母亲就跟他说竹子是宝,用处特别大,观赏的时候赏心悦目,鲜嫩的时候入口清甜,长成之后可以搭棚子搭架子做桌椅板凳编筐子篓子,这不,还能做纸鸢。

种了好几年,小小的几根竹子已经长成了一丛茂盛的竹林。

邵雍挑了两支看起来适合劈竹篾的竹子,左手伸过去一拽,发现这两根竹子竟然长短一致,不由自主的想到,还真是哥俩好啊,一起在这里生长,今天又一起被他砍了带走。

念头一起,邵雍举刀的手顿住了,哥俩,他自己跟邵睦就是哥俩,以后也会这样齐头并进吗?

看这几天读书的架势,邵睦的灵巧不足,学什么都要解释数遍才能记住,对数字更是没啥反应,跟他小时候完全不一样。

他们哥俩齐头并进?挺困难!

邵雍松开手,两根竹子为兑卦,砍刀呢?什么卦?

貌似他想的事跟想到的卦没有对应呢!

正凝神发愣之时,有人过来了:“邵夫子在家,太好了!邵夫子,我们来找了你两趟了!”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