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开局入赘大唐李家 > 第二十六章 永远吵不赢的小姑娘(求收藏推荐)

第二十六章 永远吵不赢的小姑娘(求收藏推荐)(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幻灵过于可爱 用科学除魔的道士 天眼之下 卧底卧成魔道至尊 女配自救靠美食 我做镇尸人的日子 木叶铁拳宁无敌 璇珑鲛人泣 全世界就我会武功 我的魔教圣女大人

  太原城自然是要开门接纳流民的。

  最开始的几天,杨默还跟着去,想要帮上忙。

  除了出了一身虚汗,风寒加重外也没有什么需要他帮助的。

  太原在李家的多年经营下,府衙机构十分健全,又有李秀宁坐镇,粮食暂时足够,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让原本以为会发生混乱的杨默着实有些意外。

  跟着跑了三天,病情依旧没有好转,马三宝接到李秀宁的命令,强制他回去休息。

  杨默也发现一件事:庆王的这招驱虎吞狼在自己看来很吓人,但在李家看来,好像并不算什么狠招。

  李秀宁说起,颇有些见招拆招的乐趣。

  也告诉杨默:困难肯定会有很多,但李家可以撑下来。

  最关键的是,庆王登基,是与李家有交易的,他虽然当上了皇帝,来俊臣这么一死,至少两三年内,是不会再找李家的麻烦了。

  那么太原也没有必要在存那么多粮食和军队,正好遂了他的意,以为李家中计,放松警惕。

  果然,封建王朝的斗争,还是封建王朝的原住民心里有底。

  让杨默想不到的是,张瘸子在这场流民中居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流民来自四面八方,之间难免有些矛盾,你插队了,他领了两碗...然后互相骂着骂着就打了起来。

  与官府之间也有些矛盾,你给他打的多了,给我打的少了,骂是不敢骂的,但牢骚还是要发。

  更有些刁民抢其他人的口粮,最开始的几天,每个粥铺前每天都会有各种闹事的。

  张瘸子便奉命出面,拿着他的规矩维持着秩序,效果居然还很不错。

  虽然有很多所谓的规矩,杨默并不是很赞同,但非常时期,能稳住局面不饿死人,也由得他去了。

  兵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府里又养了三日,杨默感觉有些好转。

  心里又感慨这身子真是废,一点风寒就持续半个多月。

  这几日城内的局势算是趋于稳定,流民虽然一天比一天多,但好在李秀宁指挥有方,再加上太原官府内的官吏都是多年的老手,大家最开始的有些慌乱,但总算是没有忙中出错。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城内有粮食。

  城内有粮,心中不慌。

  连一直看着自己的马三宝都忙了起来。

  整个国公府好像只剩下自己一个闲人。

  中间也耐不住性子,又想帮忙,心里还在寻思,自己这个学富好几车的现代人,难道连马三宝这大老粗都不如么?

  跟着转了半天,彻底放弃了。

  不说府衙中各个职位分不清,连粮食的计算单位捋了半天还搞错。

  更不要说城内各坊之间的风俗规矩,也是一窍不通,闹了好些笑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这句诗还是很有道理的,前世网上和史书甚至电视里的古代生活,与真正的古代生活差别极大。

  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风俗人情,乃至于方言土语,都和自己想象的千差万别。

  之前不深入了解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感觉,一深入基层,感慨良多。

  不过还是有些功劳的:比如建议李秀宁用草木灰和生石灰每日给灾民聚集的地方消毒。

  但也仅此这点功劳。

  确定自己这个现代人在古代赈灾中全然无用武之地,杨默也不再多想,打算开始系统性的锻炼现在的身体。

  跑了三天,忽而想到自己手里还有一把来俊臣遗留下来的钥匙,吃完午饭便自己一个人溜达着去了恒盛当铺。

  街上的流民越来越多,走到哪里都闹哄哄的。

  李秀宁从三大营中调来了一部分士卒维持着秩序,总体来说流民们还算有秩序。

  去当铺的路上,杨默还在想,来俊臣会在太原留什么东西。

  到了之后,拿出钥匙,便有人引着他去了后院一个房间内。

  三箱子书籍,细细看了,方才发现是关于长安官员的各种把柄和受贿记录。

  比如兵部尚书某年某月收贿多少、礼部侍郎某年某月纳的小妾是出逃宫女。

  这种东西,放在历朝历代都算是大杀器,只可惜,这些官员全都被陨石砸死了。

  记载的再详细,还能威胁死人不成?

  杨默有点失望,但细细想来,也就是来俊臣这种喜欢诬告的酷吏方才对这种玩意视若珍宝。

  如果让李秀宁知道,以她的性子多半会一把火烧掉。

  先存着吧,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从当铺出来的时候,正赶上中午放粥,街道上排起了长队。

  各施粥的铺子前都有李秀宁的亲卫监督,因此粥给的都很实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