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第2398章 新纪录诞生!这一世,没有遗憾

第2398章 新纪录诞生!这一世,没有遗憾(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斩妖人 都市任纵横 短跑之王:从高中开始的奥运冠军 联盟语音包,扮演角色就变强 星捕 从一开始当总裁 医判 忍界开始的荷尔蒙果实能力者 君邪天下 龙宫开局之我能复制诸天

第2398章 新纪录诞生!这一世,没有遗憾

男子两百米谢正业大战阿隆索·爱德华。

这巴哈马的哥们,其实之前就很有实力。20岁的时候就拿下过逆风19秒81的成绩。

但是很可惜,后来因为伤病一直处於不温不火的状態。

这个状態一直持续到了今年。

突然一下再次找到了合適自己的技术体系。

重新爆发出了生机。

这场比赛没有沃伦.威尔。

原本谢正业是感觉有些无聊。

虽然还有阿什米德。

但是阿什米德这个水平在他看来实在是有些低。除非他还能拿出2012年的状態,不过就目前来看是不太可能了。

再加上小赛一年。

没有太多的斗志。

至於白人一哥,勒梅特里,就更是不用多说。虽然100米的最好成绩,他是比谢正业要好,可是200米,他的pb早就已经被后者超过。

而且2012年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打开过20秒。

虽然今年也有逆风下跑出20秒08的情况,但终究还是硬实力难开20秒。

对於现在的谢正业来说。

如果你都打不开20秒。

那你还是去下一桌吧。

和煎饼哥一桌就行。

周兵:……

但事实上就是这样。

周兵现在到时候和他伯仲之间。

你还別不服气。

从比赛开始,就已经能看出端倪。

set。

嘭——————————

发令枪响,五人同步启动,核心差异集中在“摆臂模式与发力传导”的技术选择。

谢正业的“曲臂起跑”技术核心是“摆臂节能与发力链优化”。

双臂自始至终保持45度微屈,肘部贴近躯干,摆动时以肩关节为轴,前臂与上臂夹角稳定在110-120度,避免直臂摆动时肩部三角肌的过度牵拉。

高速肌电监测显示,其肩部肌群活动强度比採用直臂起跑的爱德华低18%,减少了上肢能量无效消耗。

启动后,他的发力呈现“髖部先导”特徵:髖关节先於膝、踝启动伸展,蹬地时髖部伸展速度比爱德华慢0.02秒,但膝踝关节隨髖部同步发力,形成“链式传导”。

地面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占比达65%。

虽前10米直接就是第一。

这速度启动,却未出现任何躯干晃动,为后续入弯的重心控制铺垫基础。

说明谢正业身体素质。

进一步增强。

爱德华採用“直臂爆发式启动”:双臂完全伸直撑地,蹬地瞬间肩、髖、膝、踝四关节同步发力,后脚蹬地时间仅0.16秒,蹬地力度峰值达3.1倍体重,前20米便凭藉爆发力建立第二的为主。

阿什米德,勒梅特里,范·尼凯克启动技术中规中矩。

阿什米德摆臂幅度偏大,前后摆动距离45厘米,能量消耗偏多。

勒梅特里启动后躯干前倾角度达12度,空气阻力係数比谢正业高0.05。

范·尼凯克则因蹬地时踝关节跖屈不足,推进力稍弱。

这三个人分別位列第三第四第五。

入弯。

谢正业本赛季的“渐进式倾身”技术极具针对性。

从启动开始,躯干以每秒3度的速度缓慢倾斜,入弯完成时,倾身角度稳定在28度,整个过程无任何突然倾身动作。

同时,他的头部与脊柱保持直线,目光平视弯道內侧切线,避免因低头导致的重心前移。

同时,外侧腿蹬地时膝关节稍內扣,脚掌內侧发力,內侧腿落地时脚掌外侧先触地,形成“內外侧交替发力”的向心力控制。

高速摄像机显示,他入弯阶段的重心轨跡偏差仅2厘米,远低於爱德华的5厘米。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渐进倾身,让身体逐步適应弯道向心力,避免突然倾身导致的平衡失衡”。

去年在高倍速的摄像机回放下,能看见他在入弯的时候身体还是会有一些鬆散。

针对这个问题。

今年冬训的时候进行了强化。

目前看起来效果不错。

尤其是又长一岁20岁的经歷和身体机能。

开始走向巔峰。

爱德华选择“激进切弯”策略。

毕竟他如果不这么做,恐怕就追不上了。只见他入弯的时候,將躯干倾身角度提升至32度,虽然超过最佳范围上限,可他的目的是……试图通过更陡的倾身抢占內侧赛道。

增加自己的整体跑动距离。

因为如果越靠向外,你在整个比赛里面你可能会跑出比200米更多的路程。

別看就这么点,但是累积在一起可不少。

会让你的成绩出现巨大波动。

但很可惜,想法虽然好,但过度倾身导致他的重心投影点超出支撑点外侧3厘米。

入弯的时候,出现轻微“外甩”趋势,为维持平衡,他不得不加大外侧腿的蹬地力度,外侧腿蹬地力度比內侧腿高20%。

这又导致双腿受力不均。

却出现两次步长波动。

左右步幅差从0.5厘米扩大至1.2厘米。

其余三人入弯技术各有短板:

阿什米德倾身角度忽大忽小,26-31度波动,切线选择混乱。

看来2012年的风范,很难续写。

勒梅特里入弯时摆臂与下肢发力协同性差,摆臂频率比步频慢0.1次/秒。

范·尼凯克则因核心肌群力量不足,倾身角度仅25度,向心力不足,不得不偏离最佳切线10厘米,三人入弯后名次未发生变化。

当然范.尼凯克本身就是400米为主。

有很多特点,还是以400米为標准。

这里跑的不如这些人精细,也很正常。

而且在今年之前他200米跑的很少,100米也几乎还没有开始修炼,今年才算是更多的开始参与200米的跑。

目前还没有什么竞爭力。

作为人类最全能的选手之一,100米200米400米全都有竞爭力。

不过。

目前还没有他的机会。

他也没有想过自己能拿到什么好名次,这场比赛也是给自己过来找找经验。

和这些200米高手过过招。

看看自己降级来打200米会有怎么样的效果。

弯道加速。

技术核心是“蹬地发力效率与向心力保持”的平衡。

谢正业凭藉技术稳定性实现进一步拉开差距。

谢正业在此阶段启动“蹬伸链强化”技术。

入弯后,他的外侧腿蹬地时,髖关节伸展角度从140度提升至150度。

膝关节伸展角度从160度提升至170度。

踝关节跖屈角度从35度提升至40度。

三关节形成“同步蹬伸”的发力链。

蹬地效率达88%,强压爱德华的82%。

同时,他的摆臂进行“差异化调整”。

外侧臂摆动幅度比內侧臂大10厘米。

摆动时肩部稍向內侧旋转。

通过上肢摆动辅助身体维持向心力。

每一步落地时,脚掌与赛道的接触面积保持在25平方厘米。

作为对比,爱德华因过度倾身降至20平方厘米。

避免打滑导致的推进力损耗。

爱德华因启动阶段过度消耗,进入弯道加速后他的蹬地力度峰值从3.1倍体重降至2.8倍体重,外侧腿蹬地时间从0.16秒延长至0.18秒,推进力明显下降。

阿什米德此阶段试图加速,但因摆臂与步频协同性差,摆臂频率4.4次/秒,步频4.6次/秒,能量浪费严重,速度仅提升至8.8米/秒。

勒梅特里核心稳定性不足,弯道加速时躯干出现左右晃动,速度提升缓慢。

范·尼凯克则因踝关节发力不足,速度停滯在9.1米/秒,三人仍位列3-5名。

当然挑这些人的毛病,那是因为。

他们现在和谢正业在对比。

如果你换个人和他们比。

那可能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

甚至变成溢美之词。

竞技运动就是这样,人比人气死人。

你原本是得到讚美的方面,和某些人一比可能就变成了缺点。

就是这么简单。

没有任何的道理可言。

比不过。

就是缺点。

就得被拿来说。

如果你能贏。

即便是你的技术不怎么样,跑得很一般,那也会有人把你吹上天。

参考之前的博尔特。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弯道途中跑。

技术核心是“维持速度稳定与重心持续控制”,谢正业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扩大。

谢正业的“重心稳定控制”技术展现极致精准。

此阶段他的躯干倾身角度始终保持28度,无任何波动。

头部与脊柱的直线状態持续,目光始终锁定弯道弧顶切线。

外侧腿与內侧腿的蹬地力度比稳定在1.2:1,远远的小於爱德华波动在1.3-1.5:1。

步长差控制在0.3厘米以內。

之前的谢正业跑起来如果还是少年义气锐气十足,但是技术的控制力不够。

那今年跑起来。

在同样锐气爆发的情况下。

技术也变得更加的细腻。

掌控的更好。

这让他的整体跑动观赏性。

也看起来更舒服。

爱德华的“步频波动”问题彻底爆发,为追赶谢正业,他试图提升步频,却因腿部肌肉疲劳,只能稍微放弃。

让自己多去保留一些体能。

等极速的时候再把速度提上去。

肌肉是要稍微休息休息。

就能够继续爆发。

就是这么简单。

就是这么神奇。

阿什米德此阶段出现“摆臂过度內收”问题,內侧臂摆动时贴近躯干,导致上肢辅助向心力不足,躯干不得不额外倾身2度,速度继续拉胯。

勒梅特里通过加大蹬地力度试图提速,但股四头肌肌电活动强度已降至最大收缩值的80%,效果有限。

范·尼凯克则凭藉较强的核心力量,步频步幅相对稳定,速度维持在9.0米/秒,逐步逼近勒梅特雷,三人名次变为阿什米德第三、范·尼凯克第四、勒梅特里第五。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弯道极速。

技术核心是“在维持向心力的同时,最大化推进力输出”。

谢正业的“能量守恆”技术优势凸显。

谢正业的技术关键是“减少非必要耗能”:他的摆臂幅度始终控制在40厘米,避免过度摆动消耗能量;外侧腿蹬地时,仅动用股四头肌、臀大肌等主要发力肌群,小腿肌肉活动强度控制在最大收缩值的75%,为后续出弯储备体能。

同时,他的身体与赛道切线的夹角保持在15度,空气阻力係数稳定在0.78,爱德华那边因躯干晃动升至0.83。

爱德华在稍微休息一下后,重新有了能量。

极速爆发起来,继续追赶。

谢正业看著这个20岁就曾经跑出了是19秒81还是逆风局的少年天才。

还真有些可惜。

可惜什么呢?

可惜这么多年。

你还是这样啊。

没有寸进。

反而在不断落后啊。

后面几人阿什米德第三不变。

勒梅特里倒反而是在极速上压了过去。

重新找回了优势。

回到了第三。

范天王人整个职业生涯辉煌无比,但是不是现在。

现在他是主攻400米。

200米还在开始试水。

100米甚至都没怎么跑过。

那自然是在弯道的极速爆发上,处理的不是那么好,不如勒梅特里在这里做的收放自如。

弧顶要来了。

弯道弧顶的关键过渡,技术核心是“在弯道最陡处保持发力连贯性,避免节奏中断”。

谢正业的平顺过渡技术让他继续拉开差距。

谢正业过弧顶时,採用“渐进式调整切线”策略。

逐步向弯道外侧切线偏移。

每10米偏移2厘米。

至150米弧顶结束时。

已贴近赛道內侧与外侧的中间切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靠避凶天赋苟道长生 高武寰宇 高武:唯心流武圣 诡秘:从天尊备胎到红祭司 霍格沃茨:谁让她当教授的 以假炼真:从吞噬真龙开始成神 龙族萝莉小公主,只吃老虎不吃苦 我能占卜未来,但提示是错的? 巫师:不是畸变是光荣进化 祖龙塔
返回顶部